APP下载

民办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8-05-14章蕾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政治思想

章蕾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特征政治教育的体现。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思想课程改革,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是培养我国现代化接班人的必然。民办高校在办学的理念与管理模式上与普通高校具有一定的不同,因此,有区别的对待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性建议,促进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在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民办高校指民间独立机构建造的用来为国家培养定向人才,其主要是通过面向社会融资的方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师资力量培养。与公办院校的差别在于其国家不会向其提供资金支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国家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民办高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调整学校的办学模式,是我国高校改革的重要指导依据。加上民办高校的学生注重就业前景的考虑,但是对于政治教育的工作往往不够重视,造成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思想上存在众多问题,更应该得到国家的帮助和指导。立德树人工程应该作为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

1.1 将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铸魂魄工程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一样都是为了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随着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民办高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地涌现出大量的民办高校,各地政府都在紧抓民办高校的政治工作,特别是校党建联建工作的开展,对于民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使得民办高校逐渐走向规模化,正规化,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成为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民办高校走健康发展之路的政治保障

民办高校的思政课与公办高校一样,都是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的优秀人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良好的教育活动,才能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才符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民办高校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模式,才能使民办高校成为社会主义特色教育的重要力量,才会持续的发展下去。

1.3 思想政治教育助力民办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虽然民办高校在招生方面存在很多困难,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政府的优惠政策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民办高校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很多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得到社会的认可,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这其中民办高校需要在很多方面付出努力,但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才能不断完善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取得丰硕的成果。也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才使得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凝聚力,为了实现目标共同奋斗,凝聚成强大的战斗力,克服学生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实现自身价值。

2 当下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亟待改善

部分民办高校只注重经济收益,为了得到更多的学生实现利益最大化,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一边,一味的迎合市场的需求,没有根据自身情况,扎实推进教育工作,盲目的跟风,造成师生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在高校蔓延开来。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缺,培养的人才即使拥有出色的技能,但是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也难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2 利益驱动下“重技轻德”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

民办高校普遍存在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将专业文化知识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思想政治课程安排较少,有时甚至会取消思想政治课程,满足文化课程的教学目的。及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的思想政治课程也是敷衍了事,老师简单的读一下内容,学生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讲解,对于内容不了解,久而久之就失去的学习兴趣,造成思想的扭曲。

2.3 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大多数民办高校会花费重金聘请招生团队和专业课老师,但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基本都是一般人才有的甚至是半路出家。并在课程的安排上和学校的考核上都处于弱势地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不管在待遇和晋升渠道方面都明显不足,造成老师积极性下降,很多老师带着情绪给学生授课,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2.4 民办高校思政课程授课手段与教育方式单一

民办高校需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课程加大改革力度,首先应该提升课程“抬头率”,组织多元化的授课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以及时代的特征,将教学工作赋予时代精神,将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围绕学生的利益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满足新时代对于学生的需求,同时可以为国家创造出身心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

3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意义

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国的学生从小就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文化教育。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发展经历了众多曲折的历程,通过几代人的摸索,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是我国社会中主义国家所具有的特色,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是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心态文化在国家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环境下,出现了众多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产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文化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学生们一直以来接收的教育以及学习的文化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针对上述提出的观点以及现实情况,高校教育的工作重心應该更多的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主义对于新时代人才提出的要求,制定多元化的教育方案,合理的安排教育课程。在按照国家教育大纲的要求度思想政治课程进行完善,制定多元化的丰富的课程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最终实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政课程的改革,归根结底就是对师资力量的改革。对于设计,开展等过程之间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思政教师群体素质的提升本质上就是将教学主体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并且不断学习新鲜优秀的成果,改善办学理念,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改革目的,这样才能进一步改善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宗旨。

4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4.1 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思政课的本质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教学,与世情、国情、党情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结合历史,国际形式以及国内需求全面的看待和分析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有所突出,详略得当。避免各章一样平分秋色。所以,我们借鉴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利用现开设的四门思政课核心作為突破口,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大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新模式。“项目化”教学还是按照国家传统的教材和办学方式开展授课,只是在课程安排上更加灵活,操作性更强,授课内容不再受到章节的限制,可以结合现实需求进行灵活授课。不仅可以对当前的形式做出评价分析,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对于课程的逻辑进行重新排列,提升教学内容,提炼核心重点,不仅可以保证授课形式的丰富多元化,同时可以改善死板的课堂气氛。利用每一个专题作为授课的基础,对全文内容进行串联,不仅能从整体把握授课重点,同时前后文之间相互呼应,形成教学体系。

4.2 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基于以育人为中心的一体化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走出校园,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这就需求在教育中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以致用,不仅可以巩固所学,体会政治的巨大魅力,同时可以为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各项户外活动,利用网络创造出线上线下联动教育机制。显然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一方,社会各界力量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为学生提高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满足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需求。

4.3 优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

民办高校的政治氛围的培养需要领导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领导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各项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客观看待,妥善解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党委领导地位弱化、思政专职人员配备不足、思政教学目标模糊等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盲目托大。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要转变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要保证高校单纯培养人才的初心。

4.4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思政课的针对性

首先,授课方式灵活多变。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需要师生配合的授课形式,灵活性强,效果显著,对于培养学生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授课中要发挥导师的作用,为学生之明学生成长的方向,成为学生人生中的导师而不是课堂上的讲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教会学生如何找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今后的挫折可以冷静应对,妥善处理。其次,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开展小演讲、讨论、辩论等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学生可以充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的人才,才是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成为祖国的接班人。

4.5 利用网络优势创建舆论阵地

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到先进的思想政治课程,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网络不仅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沉迷其中,影响学习。所以高校应该使用好这把双刃剑,利用媒体优势做好舆情工作。

(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