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研究

2018-05-14艾文君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年鉴沈阳数字化

艾文君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学习、工作逐渐趋向网络化,《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对《沈阳教育年鉴》基本概况、数字化的创建、数字化的应用等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阐述数字化年鉴创建的过程与方法,展示了使用的平台与栏目设置。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与应用《沈阳教育年鉴》记录的历史信息。

1 《沈阳教育年鉴》基本概况

年鉴编纂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在培根出版的《大著作》中使用了外国年鉴中有关天体运动的材料。到了18世纪,年鉴承载了丰富的内容,有了工具书的雏形。14世纪40年代,《宋史·艺文志》,记述了《年鉴》一卷,但是已经失传。20世纪80年代,中国年鉴迎来了发展热潮,各地、各行业纷纷编纂年鉴,截至1992年已达到522种。

《沈阳教育年鉴》是一部专业性工具资料书,主要记述沈阳教育事业发展情况。1986年编纂第一卷,截至2017年年底,已经面向社会公开出版25部《沈阳教育年鉴》。《沈阳教育年鉴·1986—1987》《沈阳教育年鉴·1988—1990》《沈阳教育年鉴·1991—1994》三部书均为合卷,自1995年起,每年出版一卷。

该部书2002卷以前,其刊号是以所记述年限为准,以《沈阳教育年鉴·1995》为例,主要记述199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沈阳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为保持与通行的国际年鉴序号一致,自2002年起,年鉴刊号改为以出版年度为准,以《沈阳教育年鑒·2017》为例,主要记述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沈阳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沈阳教育年鉴·1986—1987》仅有25万字、32张黑白图片,包括特载、各级各类教育、附录三大类目。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沈阳教育年鉴·2017》涵盖了沈阳教育总述、专文·报告、教育综合管理、教科研工作、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直属单位、社会团体、教育刊物、区县(市)教育、荣誉录、教育统计等19大类目。

2 《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创建与应用

2.1 数字化

《现代汉语字典》中,将“数字化”一词解释为“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网络中心主任赵海涛认为“数字化的信息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是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利用的基础,数字化的信息将突破纸面静态信息和纸本幅面限制,具有更丰富的动态表现形式、运算统计能力和展示空间。”年鉴数字化是将静态的纸质版年鉴转化为电子版年鉴,其处理过程需要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数字化不能等同于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数字化只是信息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础。本研究将“数字化”界定为,通过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获得的某种产品。“年鉴数字化”是将年鉴编纂的各个环节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处理,生成的电子版年鉴书籍。电子版年鉴以光盘、网盘、数据库等为载体,通过科学开发、年鉴内容甄选、网络平台分享等方面,合理运用数字化年鉴,实现年鉴信息资源共享。

2.2 《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创建

近年来,全国迎来修志工作的热潮,各地提倡加强对史志工作的重视。《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创建,有利于推进年鉴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的技术,保存与分享年鉴信息,对教育信息有效应用、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通过整理年鉴纸质版书籍,查阅年鉴数字化创建相关资料。使用电脑、扫描仪、识图APP软件等,探索创建路径与方法。首先,整理登记25部书籍,然后将文字页、灰度页、彩色页分别扫描;然后,处理图片,将其压缩,同时将不合格图片重新扫描;最后,按照图书结构整理图片,并进行检查与校对。

最终,将25部纸质版年鉴转化为电子版(PDF格式、CAJ格式),并建立数据库和刻录光盘。

2.3 《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应用

数字化年鉴的应用,是创建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信息化时代,很多人形容“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金钱”,但是,年鉴出版的滞后性制约了其自身发展。年鉴不仅需要记录历史、完好贮藏,也需要将年鉴中的信息及时输送给读者。因此,《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创建与应用,对解决信息滞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创建,将其创建内容分享到网络平台。通过查阅资料,访谈领导、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其他对年鉴信息感兴趣的读者等,建立了分享平台、设置需求栏目,并甄选分享内容。同时,将年鉴信息分享到平台上,及时听取反馈意见,进行内容、栏目调整。在问卷调查中,83.2%的被调查者在了解沈阳教育发展历史时,对《沈阳教育年鉴》信息资源有需求,而且习惯于通过网络解决问题,并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形式了解年鉴中提取的历史信息。因此,笔者建立微信公众号,并设立“历史上的今天”“每天了解一校历史”“今日教育信息快递”等栏目,帮助读者快速在年鉴平台上,了解沈阳教育历史和今日的教育事件。

本研究通过查阅年鉴理论相关资料,并与年鉴编纂具体工作相结合,对《沈阳教育年鉴》数字化的创建及应用进行研究。探索年鉴数字化创建的路径、方法,应用中内容的甄选、传播的平台、栏目的构建等,以求达到年鉴信息资源最大化传播,帮助更多读者有效使用《沈阳教育年鉴》。

(作者单位: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年鉴沈阳数字化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最小和最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中国雕塑年鉴·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