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教师双师能力方向研究探索

2018-05-14赵立铭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职业

赵立铭

1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

“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在于教师的“双素质”。“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特征是把专业理论与实训实际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按照上级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达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不是获得证几个证书或几个职称就能解决的问题。证书或职称只表明具备某种单项职业资格或能力水平。“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是各种单项知识、能力、经验结合和综合表现,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双素质”。应该说证书或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但绝不是证书或职称的简单叠加。道理很简单,单项素质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完成综合性的任务。

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和一定相关专业岗位的实践能力,如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除了具有造型设计、服装工艺、立体裁剪等相关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服装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熟悉生产工艺工序并有较强实践能力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更多地偏重于实践性教学,中职教师不论是年轻还是年长,都应具有“双师”素质和能力。

2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2.1 “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全国而言,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水平上差距悬殊,有的学校双师比例不满5%,有的学校已经达到了评估的优秀标准。东部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双师”比例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没有达到平衡发展。

2.2 “双师型”教师的“含金量”不够,标准单一

从教育部规定的“双师型”教师的涵义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有这样几种基本模式:一是既有中职学校教师系列讲师以上的职称,又具有本专业相应的技能、技术职称、技师或工程师职称,即“双证型”教师;二是除了具有讲师以上教学能力,同时又有企 业的生产、建设、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有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有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有组织技术项目、获得科技成果,科研能力强的教师。

现在“双师型”教师的主体就是“双证型”,一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来说省时省力,一些教师流于表面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考证,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实践能力,仅限于纸上谈兵。在现行中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指挥棒”下,教师们只能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而无暇顾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因此,通过上述的二、三途径获得双师教师比例就很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含金量不够,如何培养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研究的重点。

3 提高“双师型”教师能力建设的建议

3.1 统一认识,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向

现在职业学校执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一般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师队伍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它要求今后在教师队伍建设时,要更多地关注对从事职业教育的能力要求,如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指导能力等等。

3.2 适当发展结构型双师队伍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业后直接从教,欠缺与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突破个体层面的“双师型”教师传统思维,从群体层面探索发展结构型队伍的可能性。可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做教师,提高有社会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教师中的比例。这样,可以迅速提高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专职教师在与他们共同教学实践中快速向“双师型”转化。各学校的实践也充分表明,從企、事业单位聘任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型”、“技能型”的兼职教师,是改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结构、构建实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3.3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

中职学校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坚持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方针,有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面向全体、重点培养、择优资助、动态管理、不断优化的办法,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格局。提高教育投资,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从社会上吸引优秀的“双师”型人才流入职业学校;建立起合理的分配制度,区别对待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人才,充分调动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使那些在专业教学、实践技能指导方面肩负重任的“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占有优势。国家要制定、修改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对积极进行校企有效合作单位给予优惠待遇。职业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培养教师的激励机制,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支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以增长实践才干。

3.4 继续加强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训

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有效缓解专业课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要把培训重点放在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的提高上,一方面要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使专业教师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及发展新动向,使学校各专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基本同步;另一方面,让专业教师带着问题下企业锻炼,通过实践,了解专业技能实际应用情况,避免教学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

3.5 定期开展“双师型”教师认证

国家要借鉴专业技术等级认证的办法,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认证可以引导职业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能调动专业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但认证一定要充分体现职业学校教师的特点,重点放在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上。

(作者单位:丹东市民族学校)

猜你喜欢

双师教师队伍职业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我爱的职业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