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初感悟的宝贵

2018-05-14王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圆片平均分新教材

王燕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平均分之后将数型结合的课,这堂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认识除法,另一方面是将平均分转化为除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用除法。

我在听了某小学的老师上的这一内容的研讨课后深受启发,于是,在我上《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按照我的想法去讲解了,但是讲完后感觉新教材的这一块知识有点乱,主要体现在平均分,老教材将除法这部分内容分为平均分和包含除,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了区别,现在的新教材将平均分和包含除都归为平均分,定义为只要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但我觉得实有区别的,比如问题1: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和问题2:12跟香蕉每4根一份,能分成几份?在教材中,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我们就要做平均分。虽然是每份分得一样,但在小学生看来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分法,我们在教学时再一概而论,那么学生就容易把除数和商混淆。但是新教材的用意应该是让知识简单化,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是平均分就要用除法來计算。我的学生在学这一部分时,就出现了以下的情况,供大家分享。

针对这一知识点中所涉及的问题---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三份,每份几个?和12根香蕉每4根一份,能分成几份?的理解和掌握,我研究的两名学生都是本班的比较优秀的两位班干部同学---香宁(女生)和泽旸(男生)同学,两名同学近期的学习状况都非常的积极向上,平时都能按时的完成数学作业,各方面活动都非常的积极,并且可以很好的协助我完成班级的管理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两种分法———“平均分”与“包含除”,“包含除”并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且这两种方法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分东西),同时存在质的不同(分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不同)。我们必须承认分的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实践操作,领会这两种不同的分的方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为理解除法的意义铺好路。

但是这两位同学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显示出心理上的明显差异,对于在除法中“平均分”和“包含除”中知识的理解上不同之处在于如下:在提出问题1: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我让学生用12个圆片代表12根香蕉来实际操作进行分一分,香宁的分法就是先算出每份是4个,然后就4个4个的分,分了3份,这种分法是显然是不对的,就在于她没有真正的理解到这是平均分,如果我给他一堆香蕉让她平均分成3份,那她还能先算出结果,再按照算出的结果来几个几个的分吗?而泽旸的分法则是把12个圆片1个1个的分,分成3份,分完后就能看出来每份是4个,他的这个分法就显示出他充分理解了这是平均分;而对于问题2:12跟香蕉每4根一份,能分成几份?来说,他们两个也显示出不同的分法,香宁同学同样是先算出能分成3份,然后将12个圆片1个1个分,这样显然也是不对的,她并没有理解到这是包含除,同样,如果我给她一堆香蕉,每4根一份,能分几份?她还能一个一个的分吗?;而泽旸同学则是把12个圆片4个一份,这样正好能分成3份,他的想法显然就是对的。这两个同学是能够充分的显示出这类知识点的两类典型的分法,香宁同学就把平均分和包含除给弄混了,而泽旸同学则理解的非常好,能够非常清楚的区分开“平均分”和“包含除”。后来单独跟苏香宁同学谈了一下她当时在动手操作这两个问题时,心理上并没有多想,而是急于算出结果,也没有过多的用数学思想去思考“平均分”和“包含除”的差别在哪里,导致在动手分的时候就不知道我们是要通过动手操作,操作完成我们才能知道结果是什么;而泽旸同学则就通过动手操作很好的理解了平均分和包含除,明白什么时候该一个一个的分,什么时候应该4个4个的分。

通过这两个孩子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过程的心理想法,由此可见,新教材的计算教学中,我们的确要更多地让孩子去感悟,切莫用过度、过早地抽象替代了这种宝贵的最初感悟。同时,四则运算的教学真的需要有机的结合,迫切需要这种结合,但凡把任何一种运算割裂开、孤立开进行教学,都可能会造成对运算意义理解上的片面及偏差,这种偏差会逐步侵蚀问题解决的教学。这也对老师的计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觉得我们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猜你喜欢

圆片平均分新教材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圆片接力赛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活动为数学学习服务
平均分一半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