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措施分析
2018-05-14杨平乐周塔周海燕
杨平乐 周塔 周海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张。但是由于当前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为此必须要促进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有效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笔者通过针对当前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改革方案,从而有效促进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思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强化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处理,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促进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有效的针对大学生的基本素养进行培训,但是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理论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由于当前计算机专业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所以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必须要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主要问题
1.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落后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没有及时更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与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相结合,导致大部分的教学知识存在较大差距。
高校计算机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能够针对教学大纲进行充分的补充,依然按照之前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堂不够活跃,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挥,也无法针对实际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导致教学水平不足。
1.2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存在局限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教师过于重视实际操作而忽视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这样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环节缺乏有效的知识作为支撑,造成计算机操作水平不符合要求。
1.3 计算机基础课程管理水平不高
在当代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要求比较高,很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针对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所以导致课堂的纪律存在不足。很多的学生存在上课玩手机的情况,影响了听课效率和听课质量,也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受到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计算机始终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普及,但是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快速应用,导致计算机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的学习与工作也以计算机连成一体,计算机已经成为重要的学科而不再是一种工具。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始终停留在计算机软件设计或者计算机使用等层次,不仅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处理问题的水平也会受到局限。但是当前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没有改变。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针对计算机的操作进行演示,而没有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演示而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理论基础,更无法获得充足有效的创新发展。
2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2.1 针对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彻底的转变,只有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动力,让学生真正的获得与时俱进的技术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从目前来看,计算机专业作为公共基础课程要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并且紧密结合专业的背景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水平,更好的让学生明确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
同时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要进行有差异、有特色的教学,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促进知识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通过教育学的相互补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效果。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医疗保健卫生系统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要求学生的成绩优异,而且更要要求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促进传统的医学护理专业更加的现代化,保证传统医学护理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让学生可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护理专业相结合,能够满足护理专业的发展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因为目前大部分的医院已经实现了信息系统管理方式,所以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护理工作相结合,能够极大的提高护理水平,并且快速实现信息诊断,帮助护士更好的制定护理方案。
除了要加强对于学生专业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改革之外,还必须要针对不同的生源地的学生进行判断,尤其是针对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计算机的认知与了解,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水平,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农村学生的积极引导,重点讲解计算机抽象概念,例如将现实中的是生活问题,运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农村的学生快速的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并且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计算机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今后也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理论出现,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针对當前最尖端的知识领域进行剖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深度。
2.2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内容的教学
由于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与教材。内容保持一致,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重复学习的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学习精力,而且也割裂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所以必须要针对基础课程实验内容进行创新,加强对于课程教材的整合,保证实验内容、形式和机制进行创新转变。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重点考察,在实验内容选择方面,必须要选择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引导。通过将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利用软件工程模式对学生进行判断与分析,避免对于学生的评价出现偏差,同时在实验形式方面,必须要建立健全在线反馈机制。通过学生实际上机操作来进行实时监测,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自身操作的不足,同时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反馈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3 结论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大学生计算机基本素养的培养,尤其是要促进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时俱进,获得最先进的知识经验。同时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验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促进学生学科思维的养成,增强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基金项目:1、张家港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编号项目编号:ZKR1702)2、江苏科技大学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基金。
(作者单位:1江苏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