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2018-05-14王影
王影
随着我国的的基础教育不断改革,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应用,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逐渐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国中学数学要想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寻求有效的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模式,用学生感兴趣的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不过,在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仍有许多中学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学质量低。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必须是课堂的主体,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数学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要积极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學模式,保证数学教学的高质量,把课堂的时间、学习的过程都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
1.1 观念落后,缺乏学习
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存在着“以老师讲为主”的学习现象,由于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较快,导致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的听、机械的学习。个别的教师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较单一,采取灌输式的模式教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中高考中,数学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许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很容易感到疲惫懈怠,同时教师也违背了新课改的新观念。
1.2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目前,在许多数学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个体的教学模式,由于集中型吃“大锅饭”的统一教学,让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容易造成优等差生的严重分化。在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常常是听到教师提问,学生机械反应式的回答,看似学生都懂了,但实际上只是表面现象,效果并不是很好,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当堂消化。
1.3 课堂教学方面
数学是一门综合能力较强的一门学科,对于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常常是以睡觉的方式进行无言的“对抗。”学生不能够长时间的巩固知识,无法解决问题,他们就会选择放弃,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由于课堂教学的气氛在沉闷,让学生缺乏了自主探索的空间,缺少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机会,仅仅是教师的不断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活跃起来,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很难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
2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中学数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2.1 明确数学教学目的,大胆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明确提出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的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吧已有的学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由于数学其本身的特殊性,让许多学生觉得数学很困难。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都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去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积极探讨;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基础训练真正的领悟到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生的互动是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但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要作用。教师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方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注重对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及意志力品质的培养。把每一节课上到高质量的状态,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效益,做教学的有心人。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还要从问题根源出发,不断更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