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2018-05-14陈小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学校德育德育

陈小明

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我们更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的传统教育、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美育和心理卫生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展德育的情况从总体上看还是可以的,也有自己的特色,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力度不够

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许多家长为了使其子女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不得不外出打工,相应对其子女的管教只有落在爷爷婆婆的肩上,而大多数爷爷婆婆文化素质较低,只顾其吃饱穿暖,并且有的甚至对孙子、孙女们娇生惯养,视为“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也不让其做,忽视了文明礼仪,感恩等方面的教育,面对如此情况,学校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也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但深层次问题探讨少,一般就事论事,工作力度、深度不够,故收效不大。

(二)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弊端或教育不力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平时常听到教师报怨学生真难管、让人头痛等话语。其主原因是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上存在问题,未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较多,家长的处理方式和管理力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再加之平时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不够全面、细致,故往往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教育的方式单一化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其方式方法呈现一定的单一性,尤其是家庭教育尤为突出,放纵、溺爱等时有发生,进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致使达不到预期教育目的,更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下去,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要针对相关问题及时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大家出谋划策,增添措施,共谋学校德育教育新格局。

(一)开展活动,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文明礼仪教育除了必要的课堂教育之外,还需要辅之以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赏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2.开展演讲活动

利用我国历史上许多讲礼仪的佳话以及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讲究礼仪的故事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根据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设计一系列演讲题目:“尊敬师长,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小事不小”“社会需要文明”“做遵守纪律的好学生”“我能帮父母做点什么”等,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确定题目,撰写成文,通过演讲,对照自己日常行为进行认真思考,自觉纠正不良行为,使同学们受到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

3.定期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和礼仪板报评比活动,树立榜样

4.制定调查问卷

使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达到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目的。

(二)注重家庭教育

要想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必须对他行长久不懈地教育,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较,家庭教育的指导优势更强,在家庭里,父母管教一个孩子,负担比较轻,时间和精力相对比较充裕,管理更加细致、照顾得更加周到,个别教育也容易做到,可以避免和克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般化和顾此失彼的现象。子女一生下来,就进入家庭生活,同父母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所以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对子女情况全面、深刻而系统的了解,使家庭教育能比较容易地做到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另外,家长有特殊的权威性,当说教行不通时,可进行强制性的教育,因此,应号召教师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并且每期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及培训会,努力提高家长育人素质,与家长密切配合,达到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课文、活动、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三大载体,根据德育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选择并优化适当的载体,使教育变相为具体,教育才能更有成效。

1.注重课堂渗透

2.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和信息途径,学科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注重教学内容与德育的自然结合与和谐统一,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从而提高教书育人有效能。

2.德育工作经常化

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学生会,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坚持每周的升国旗活动和利用重大节日的庆祝或纪念开展教育活动,并及时总结、改进和布置新的任务,使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3.注重现代化技术的使用

充分利用学校电视网络,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并写出心得体会,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4.注重法治教育

每学期至少一次聘请当地司法人员上法制课,进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榜样激励

每月评选优秀文明班级,每期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室长、德育先进者、优秀播音员和星级文明寝室等,用榜样激励学生,鼓舞學生。

6.建设育人的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

在校园内悬挂催人奋进的校训、警句,教室内张贴伟人像,《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和各种常规,教室外张贴品学兼优学生照片,对校园进行美化、绿化、净化和知识化,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受到美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实施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只有全校教职工多方努力、持之以恒、创造性地开展好德育工作,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在落到实处的,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学校德育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不懂礼节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