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
2018-05-14李慧
李慧
英语同汉语一样,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培养交流和运用能力。听力培养,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在听力资源、听力环境、听力活动、方法指导等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努力优化教学策略,追求有效的听力教学。
1 充分利用听力资源,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
小学英语课堂上,听力资源不仅仅是录音磁带或影像等媒体资源,教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资源。英语课堂上多使用日常用语,用学生已掌握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并做到由浅入深、反复训练,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听的机会,拓展听的时空,使之接受更多的语言信息的刺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在指示、解释练习、纠正错误、评价等环节,教师也要坚持使用英语,以培养学生悟性。当然,对于那些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句子,教师可以运用手势辅助解说,让学生在猜测中感知、理解。教师还要鼓励、指导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参与英语实践活动。总之,教师要把听力训练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听习惯。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配套磁带的作用,指导学生多听课文录音,多多接触标准、地道的英语,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培养良好的听读习惯。
2 创设良好的听力环境,增强倾听训练的效果
首先,发挥直观材料的作用。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追求材料的直观性,即借助日常生活中具体物品的直观呈现,促进对听力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小学生天生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地集中,易受外界干扰。因此,教师在开展听力训练时应科学选择多种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图片跟听力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图文配合,增强听力训练的直观性与趣味性,把听的难度降下来,创设和谐、温馨的倾听氛围。
其次,发挥形象动作的作用。采用动作与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听力学习的热情。教师的眼神、手势、姿态等都是无声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听录音、做动作”这个游戏来促进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教师发布口令之后,学生根据口令用肢体完成相應的动作,教师则通过观察动作来判断学生对相关语句理解处于什么样的程度。这种形式易于操作,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
再次,发挥合适媒体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合适的电教媒体如影碟、课件,给学生播放一些跟所学内容比较贴近的英文歌曲、chant等或播放学生课前拍摄一些英文对话、演讲等故事;也可以运用课件为学生提供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让鲜明的图像、规范的范读给予学生的视觉、听觉以丰富的刺激,让声与象和谐统一,使语言信息跟具体情景相融合,在听中看,在看中听,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现象的感知,训练听力,培养语用能力。
3 借助多种听力活动,培养敏锐的英语听力
一是“听说结合”。“听”与“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听懂了,才能说清楚,才能使表情达意更加到位、准确,从而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前者是后者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因此,听力学习应紧紧锁定听的材料来练说,在说的过程中训练听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先听录音,再把听到的内容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的方法,来训练听力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促进听觉记忆力的不断提高。口语中不同的情感、态度和意思可以借助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只有多进行听、说练习,才能促使学生较好地分辨出不同语调所表达的不同内涵,培养敏锐的英语听力。
二是“听读结合”。这里所说的“读”包括朗读和阅读。朗读能够增强语感,帮助学生改进语音、语调。教师要培养学生每天坚持用半小时时间来跟着录音练习朗读的习惯。起先,可以一边看文本一边跟录音读;慢慢地,就可以脱离材料跟着录音读;最后,则完全依赖语感跟录音同步朗读。阅读和听力都是信息的输入,阅读依赖视觉,而听力凭借听觉,然而二者的心理过程是相似的。“听”与“读”相互结合,能促使词句的音、形、义在记忆中走向统一,降低判断误差。对文本材料边听边读能够有效地辨别语流,培养语感。
三是“听写结合”。听写的限时性较强,输入量大,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并充分调动其语言知识。听写活动需要学生耳、脑、手、眼并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各器官的协调。听写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先瞄准一些基本词语和简单句型,然后过渡到听写课文的缩写,最后再听写与课文难度差不多的语言材料。如果学生能够较顺利地写下所听内容,那么他对文字内容的理解水平应当算是比较理想。
4 注重听力方法的指导,提高听力教学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可以转换为一种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听力方法的指导,提高听力教学效率。第一,听前预览、预测的习惯要放在第一位来培养。在平日的训练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听材料前快速浏览题目的选项,从中捕捉相关信息,同时对文本涉及的内容作好预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想象,以便做到有针对性地倾听,再借助文本语境展开推理、联想、比较、判断,并捕捉正确答案。第二,要帮助学生养成边倾听边做笔记的习惯。要让学生懂得并学会运用阿拉伯数字、简图和简表等来记录日期、钟点、年龄、价格、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第三,要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文本主干的能力。在所呈现的听力材料中,肯定会存在学生之前没学过的、比较陌生的单词,或者由于朗读时语速过快而导致没听清楚的句子。但只要抓住关键词及重点语句、语段,就理解文本大意也不妨碍。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摘录、画图等方法来完成听力练习,尤其是一些含有地点、方位、数字等内容或者带有比较性内容的短文,更适合这样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天山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