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2018-05-14王静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名著课外阅读读书

王静

从古至今,读书一直以来就备受名人极力推崇,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高尔基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北宋神童汪洙曾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千古名句,古代读书人中流传已久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无一不在彰显读书的重要性。

可见,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在推荐读书的好处和必要,对于正处在学习重要时期的高中生来说,阅读自然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课。

在语文的学习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帮助学生增强语感,提高写作水平,能够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更是对青少年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底蕴大有裨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及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与写作能力。因此,阅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占有重要地位。

一、阅读是紧跟高考形势的法宝

从近年来的高考阅读题目来看,涉及名著类题目开始大量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已经很难了,有效的课外阅读补充必不可少。此举对于督促学生阅读名著、传承名著非常重要,能够引导老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名著阅读,掌握并提升阅读名著的能力。阅读本身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多读书、会读书,不仅能够增加知识储备,同样可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充足的阅读量,就有了积极应对高考的知识储备与强大自信。

二、阅读是日常写作不竭的源泉

作为高中学生来说,生活的阅历相对较少,对世界的感受并不完整,更不要说人生的感悟了,刨除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外,所有的学生了解世界都是源自于同一本教材和个人生活的感受。但由于经历受限的因素,在写作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部分学生的作为比较空洞,言之无物,甚至思维凌乱。而脱颖而出的优秀作文,往往是语言优美流畅,行文引经据典,结构完整有序,观点新颖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名家作品自有对生活的一番独特见解,有些小说名著也是写尽了世间善恶美丑,人生阴晴圆缺,里面或嬉笑怒骂,或娓娓道来,于跌宕起伏或温情感人中展现了生活长卷,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与作品主人公感同身受,读罢之后自然就多了自身的一份人生感悟,写作时自然也就有了活水源泉,同时,又在作品中汲取了优美的文字营养,学到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写作时自然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

三、阅读是语文教学最佳的辅助

每部作品都有其诞生的特定环境,比如每首唐诗宋词,都与作者个人身处的历史环境、个人境遇有关,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作者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就很难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作者意欲表达的主题思想。这时候,课外阅读就非常有必要了,比如了解一下作者的个人生平、感受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者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自然就会对作者有了全方位的深刻认识,再回来进行该作品的学习,就会有新的领悟,对于课堂教学大有帮助,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自身也极大的丰富拓展了知识面。

四、阅读是品味情操提升的良药

一部好的作品主旨都是导人向善、积极向上的,而且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包含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经常阅读经典著作,才能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大有益处。

另外,诵读优美的古詩词,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掌握优美的诗词名句,提高自己的鉴赏品味和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自学能力也比较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课堂互动中,而前期的预习虽是自主学习,但是也是学生单纯围绕课文展开。语文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则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说到了阅读这么多的好处,那如何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引导:

一是准备一份经典著作清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要有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阅读清单,书籍的选取可以遵循“课内延伸性,课外实用性”的原则,即所选书籍一方面要与语文教材相结合,让课外阅读成为理解学习课内作品的辅助,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注重实用性,比如提高写作能力、了解历史变迁、伟人生平传记等,来丰富拓展知识面,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二是一视同仁,固化习惯。每个班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性格和爱好也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天生就喜欢阅读,而有的学生却非常排斥。要全面推广课外阅读,必须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养成坚持阅读、有效阅读的好习惯。我的做法一般是鞭策式的阅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紧张程度之后,要求所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之后采取阅读效果测验和读后发表感想的方式进行检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保证足够的课外阅读量。

三是激励引导,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设置一些激励措施进行正向引导,比如在每次阅读结束,组织全体学生写出读后感,然后从中挑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展览墙进行展示,特别优秀的可以向校刊以及校外报刊进行推荐。另外,除了锻炼写的能力,还要提升说的能力,定期组织“爱要大声说出来”的读后感展示活动,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优秀代表上台,讲述阅读中那些难忘的瞬间,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是夯实优化,鼓励个性。在全体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之后,老师不再限制学生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取自己喜欢的书籍,但是会对学生上报的书籍明目进行把关,务必满足上文说到的“课内延伸性,课外实用性”原则,确保所选书籍内容健康,于学习有益,于成长有益。

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课外阅读丰富又多彩,知识从来不是割裂的,蛮学的,我们要用阅读这条绚丽彩带将老师和学生、课堂与课外紧密的结合起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阅读成为陪伴学生一生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名著课外阅读读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