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发展家庭教育的探索与探讨

2018-05-14梁音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武侯区全区社区

梁音

文章简要概述了当前国内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认为从社区角度出发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和指导既是对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社区发展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在概括介绍了成都市武侯区发展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之后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1 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是当今非常热门的话题,但实际上人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学术界的定义也尚存差异,本文所讨论的家庭教育主要特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年幼者(主要是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随着时代发展,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问题却日益突出。伊凡在《家庭教育中的中国式问题》中将此总结为:隔代教养、父教缺失、亲子交流时间被挤占、家长心中的“乖孩子”情节、无处不在的攀比、性教育缺乏和家长缺乏学习和反思意识。一方面,父母们忙于各种“赶时间”,赶着时间上班、赶着时间送孩子去兴趣班,无暇或无意识作为家长其实同样需要“职业培训”,学习和反思自己教育孩子方式方法的意识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家长可以获得的专业指导和支持也比较缺乏。国内家庭教育的现实已经发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急切的呼唤着社科研究和社会实践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推动。

2 社区发展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

“社区”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unity,而中文“社区”一词是中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文意译而来,由于社会学者研究角度的差异,国内学者在社区定义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也一致认为社区的特点应包括: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社区作为一定的地域组织,其主要功能应包括:管理生活在社区的人群的社会生活事务,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救助和保护社区内弱势群体等。从社会学来看,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婴幼儿时期持续至终生。在这个过程中,从家庭到学校、到社区、再到整个社会环境,由小至大的各個系统都在发生着影响。从社区概念和社区功能上看,社区为辖区内居民提供社会化服务包括家庭教育支持是具有理论依据和逻辑基础的,这既是对单个家庭教育有限性的补充也是社区发展其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

虽然“社区”是一个外来概念,但早在1987年,民政部在武汉市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倡导在城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系统,社区概念便首次进入中国政府管理进程,“社区建设”便日益成为国家政策的导引方向。在地方组织方面,开始在小型地缘组织中引入“社区”两字,将原来的“居民委员会”改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在行政上接受街道办事处领导。从社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上看,目前国内这种下辖于街道办事处的“社区”还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社区”。也正基于此,2017年6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整合资源,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由此,基于当前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实际,本文下面谈及的社区将指以街道办下辖的“居民社区”为核心的,也适度拓宽到街道一级的一个区域概念。

3 武侯区基于社区发展家庭教育的实践

武侯区位于成都锦江之南,是1990年成都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建立的新城区,因武侯祠位于境内而得名,是成都市五个中心城区之一。全区幅员面积76.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3万,流动人口75万,实有人口138万,下辖13个街道,共87个社区,全区现有中小学76所,幼儿园155所,在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3.1万人。

2009年开始,武侯区着力推进社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由各中小学推荐产生了50名优秀教师担任社区家庭教育辅导员,负责社区活动和家长学校的业务指导工作。此后,又选聘专家组建了讲师团,采取“订单式+”的方式做好送教和后期的咨询服务工作,原则上每期每个学校、社区送教1次,年受众家长人数达3万人以上。

2010年10月,武侯区教育局、武侯区妇女联合会牵头成立武侯区家长学校总校。区家长学校总校,定位为全区家长学校的指导机构、师资培训机构和资源平台,主要负责全区家长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区家长学校总校建校后,在武侯区80余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80余个社区开展了“百堂精品家教”送教活动,共举办600余次各类讲座和活动,服务家长15万余人。截至2017年,武侯全区87个社区已经全部建立社区家长学校。同时,家长总校还开设了父母大讲堂特色课程,并将此课程纳入了社区学院学员的必修课,定期对学员进行专题培训,以提高武侯区家庭教育工作的覆盖面。

此外,家长学校总校依托新媒体,建成家长交流QQ群,打造微信家长行动团,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居民参与,同时将创办的《武侯家长》和《家校报》等辅导刊物,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进行推送。截至目前,已免费发行22期、33万册辅导刊物,受益家庭2万余户,阅读受众达50余万人次。

4 武侯区发展社区家庭教育实践总结

基于卓有成效的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武侯区先后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16年6月,该区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家庭教育实验区”。武侯区的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可以总结如下:

1)“五方联动”家庭教育管理协调机制——由区教育部门、妇女部门、团区组织、文明办、关工委“五方联动”组成区家庭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家庭教育总体规划,指导全区家庭教育有效开展。

2)一体两翼——2010年10月,武侯区家长学校总校成立后,武侯区逐渐建成了以总校为主体、以中小学(幼)家长学校(共222所)和社区家长学校(87所)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家庭教育实施体系。

3)“多方支持”家庭教育资源挖掘——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家庭教育,整合包括高校、中小学、家庭、社区、企业、民间团体、专家、志愿者等在内的多方资源,指导和引导全区家庭教育有效开展,共同促进家长学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家委会互通网格结构,保障落实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支持。

4)加强队伍建设,目前参与武侯区的家庭教育讲授和咨询服务的有四大组成部分,一是从高校教师、中小学德育校长和社会机构等选聘的专家骨干队伍;二是来自一线,由学校推荐的家庭教育讲师;三是经社区家长总校培训上岗的家庭教育指导员;四是大量的家庭教育志愿者,对这些人员也有定期的考核和培训。

5)优化督导评价建设,形成家庭教育能效引导。武侯区将家庭教育纳入年度综合督导评估,推进家长总校和各个家长学校在体制和机制上完善工作,此外,通过评选优秀家庭教育家长和家庭,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风尚。

武侯区基于社区发展家庭教育的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也在进行中,比如在家长参与度和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度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的家长都是以万为计,但相对于全区的家长总数来说比例还不是非常高;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吸收了一些科学育儿的理论知识,也有很多实践经验的分享,但总体上看,这些指导还是比较依赖旧的传统教养方法,而且目前学校和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大多来自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但事实上,学校教育是一种基于制度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种基于关系的教育,二者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的。因此,如何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如何加强对家庭教育讲师和指导员的培训,用专业、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装备他们是目前尚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为了能让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更加深入和扎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可供参考:

首先,要拓宽宣传思路,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普遍重视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其次,加强与专家和专业机构的合作,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度。第三,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社区对家庭教育指导产品的采购范围。第四,建立城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测评体系。第五,建立城市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反馈机制。最后,建立规范的城市社区家庭教育法规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武侯区全区社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武侯区中小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七步”实践策略
成都市武侯区:科技治理“微腐败”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