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与实践研究

2018-05-14王愿闫飞张泽云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王愿 闫飞 张泽云

新环境下,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与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愈来愈凸显出其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基础阵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平台;是新时代党建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与社会号召力四个方面要进行创新思考与实践创新探索。

新环境下,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严到每个支部、实到每名党员,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青年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作用发挥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学生党支部也肩负着立德树人、开展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

1 新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1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基础阵地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肩负着重要使命,是高校党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力量和坚强阵地。

1.2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平台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特性决定的。在对青年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注重综合考察,做到以德为先、育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3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开展学生党员各方面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组织者,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建设要求,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 新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实践路径创新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新环境下,为符合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强烈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与社会号召力四个方面的创新思考势在必行。

2.1 高校学生支部政治领导力实践途径创新

2.1.1 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开展直接受二级学院(系部)党委(党总支)领导,推进党委(党总支)委员进支部或作为支部指导,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参与学生党支部活动,能够使学生党支部在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等问题上的政治方向把握准确。

2.1.2 学生党支部要加强开展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维护核心,向党中央看齐,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之转化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

2.1.3 提高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必须经常规范、严肃认真地开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要着力在落实制度、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2.2 高校学生支部思想引领力实践途径创新

2.2.1 学生党支部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思想意识,明确“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2.2.2 学生党支部着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党的初心和使命,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意识,提升支部整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2.2.3 学生党支部支委会成员上好党课、学生党员上好团课、优秀党员开展好“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报告会、“身边榜样,前行力量”专题活动等,通过树立典型和模范,加强思想引领作用。

2.2.4 依托红色社团,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熏陶活动,确保支部每位党员了解党史党章,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2.3 高校学生支部群众组织力实践途径创新

2.3.1 按照专业或系部设置学生党支部,将支部工作与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支部在专业建设中对普通同学的组织与影响作用、对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等的反馈作用。

2.3.2 积极推进“一支一社”“一支一篇”“一支一赛”特色活动建设。“一支一社”指一个支部建立一个专业社团,吸引更多普通学生加入,并有效开展工作;“一支一篇”指一个支部每年发表一篇专业科研论文,形成一定的科研氛围,吸引更多普通学生加入;“一支一赛”指一个支部专注参与一个专业学科竞赛,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普通学生加入。

2.3.3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向系列活动、长期活动、大型活动转变,让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同学参与进来,并发挥积极的建言献策作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与群众组织力。

2.3.4 以党建带团建,党支部指导团支部开展工作,学生党员上好团课。党支部开展好“四进四信”活动,联合教工党员开展“三联系”工作(联系团支部、联系宿舍、联系特殊学生等),在课业、学业、职业、生活等方面加强沟通与指导,增强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和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2.3.5 学生党支部经常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评先评优等工作,要着力在落实制度、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2.4 高校学生支部社会号召力实践途径创新

2.4.1 学生党支部要探索“互联网+”工作新模式,构建“互联网+党员教育”“互联网+党员管理”“互联网+党员监督”“互联网+党员服务”等新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支部工作。

2.4.2 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一支一网”建设。“一支一网”指一个支部拥有一个网站或微博、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好支部工作开展与活动宣传总结,扩大影响力,增强号召力。

2.4.3 积极培育学生党支部假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结合专业,结合党的初心与使命,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不断展现支部学生党员的青春活力,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社会号召力。

2.4.4 积极培育学生党支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结合专业,结合党的初心与使命,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不断展现支部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与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社会号召力。

2.4.5 积极引导学生党支部进行党建工作研究,不定期召开工作研究专题研讨会,针对党支部工作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等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困难进行研讨,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待思路清晰、思想成熟后形成工作總结或论文并发表。

2.4.6 积极引导学生党支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各自专业和学生专业社团开展专业类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经典阅读,开展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持续凝聚党支部的校园号召力。

2.4.7 积极开展学生党支部优秀评比活动,如评选风采党支部、学习标兵、文明宿舍、优秀学生干部、创新创业之星、自强励志之星、志愿实践之星、文艺体育之星等。利用评奖评优评先进活动,增强支部凝聚力与社会号召力。

2.4.8 积极树立学生党支部优秀典型人物,如勤奋拼搏好党员、创新创业好党员、诚实守信好党员、崇义友善好党员、孝老爱亲好党员、尊师重教好党员等典型人物树立。通过树立典型,增强支部凝聚力与社会号召力。

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2016年度学生工作专项课题《新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代码:KYZ2017031Z。

(作者单位:1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办公室3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纺织服装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支部联建润“甘泉”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众人拾柴火焰高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