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8-05-14刘红霞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心理学心理健康

刘红霞

在当前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服务体系都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也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和重视,并且这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已经在人才队伍、工作机制和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通过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大大提升整个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真正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本文就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理论,以更好的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定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社会问题也在不断涌现,比如贫富分化、人际冲突、违法犯罪等,这都是广大社会心理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容。那么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产物,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務体系,可以保证整个社会心态的稳定性,大大提升广大社会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各种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问题,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1 社会心理服务的相关内容

随着当前我国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方面工作的部署,国家也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对于未来我国心理健康工作的推进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同时各地相关的文件和意见的相继出台,也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社会心理健

康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发展,这对于提升社会群众心理健康水平,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中国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其不仅包含了心理健康服务,还需要有效应用各个心理学的分支研究成果,以更好的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当中还包含了对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研究,以指导国家各种公共政策的制定等社会实践。也正是由于社会心理服务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然会受到广泛的关注,还需要将其拓展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服务等方面,以此更加丰富、明确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2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分析

2.1 加大心理健康关注力度

要想不断优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就要注重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只有建立在现实实践上,才能够更好的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作用,真正体现其核心内容。但在实际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立足实际当然是根本,但积极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也十分重要。根据WHO的相关调查,全世界总人口中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各国都在不断加强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比如澳大利亚就加强了对于心理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心理健康研究顾问委员会,以资助那些能够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各种心理健康研究工作。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通过减小就医的成本,将心理治疗也纳入到了保险支付范围中等,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更好的推进社会心理服务的顶层设计工作。

2.2 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

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性,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不仅有个体因素,也有外在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又会直接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那么针对一些发达国家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其充分认识到社会心理对于一个国家外交和内政的影响,心理学和心理学家在相关公共政策研究、决定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设立了“公共政策研究杰出贡献奖”,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开展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实践价值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这也表示了国家十分重视心理学界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英美法等国家在其智库员工中,通常都会设置向英国的心理学家,这也表示其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度,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也必然会不断提升。

2.3 积极应用新兴技术

随着当前各个国家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一些发达国家健康服务消费总量更是占到了10%左右,其中美国甚至超过了15%,可以说,心理健康就是健康的基础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产业就是整个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这一方面就可以积极借鉴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我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到商业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医疗设备、生物技术等各个方面,实现其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并加强对于科技的创新,坚决依靠信息技术,在将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利用手机终端直接联系临床心理医师等。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方便人们进行心理咨询,还能够加强用户的隐私保护,为一些偏远地区的人群进行服务,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3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究

3.1 人才队伍的培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那么在我国实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通常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包含了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还有各类经过专业教育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相关人员对应各种不同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的职业培训和资格鉴定体系还是不够健全,导致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但这还是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结合发达国家的人才队伍情况,基本上每1000-1500人就有一个对应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那按照这样的比例,我国需要建设90-140万的人才队伍。而实际上我国现有的真正取得心理咨询师的从业人员,还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并且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发展。

3.2 工作机制的探索

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需要建立一个对应的、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在政府、教学机构和社会组织以及需求人群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渠道,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治理机制。当前我国也在多个地区开展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心理学,真正服务于社会治理的最好表现。通常社会治理在参与主体上,更加注重多元主体共治的原则,而在治理方式上会更加依靠协商民主,在其根本目标上则更加注重解决社会矛盾。那么这就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并且还要以科研和教学机构作为支撑,社会组织和企业直接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能够服务于个体的相关产品,政府则通过相应的方式,直接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心理服务。同時我国也加大了对于各种突发事件之后的心理健康服务探索,比如在汶川地震之后,就提出了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3.3 体系建设的进展

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所提出的意见,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并搭建相应的基层心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各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和能力。那么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可以说已经较为完善,院校心理服务空间、师生比和专兼职教师配备等都在不断完善中。另外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供需缺口还相对较大,我国相关部门也提出了积极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机构,将治疗为主的模式转向为预防为主的工作模式。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可能会发展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最关键部分,只有更好的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整个行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4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

4.1 对我国心理学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本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就不是一个单一的工作项目,在实际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于心理学的研究。目前我国心理学会全国性的会员已经发展到10000人左右,心理学的中文期刊也发展到10多种,心理学博士点数量也发展到24个,这些都表示我国心理学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但同时针对目前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发展规模,还是无法有效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基本上其每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都会有心理学院,但我国众多高等院校中,大约只有15%的院校社会心理学院。所以这就需要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坚决从我国的社会治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解决措施。

4.2 需要心理学多个学科的有效支撑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其不仅是一项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研究者的工作,也是多个心理学分支学科需要投入和共同努力的。目前心理学已经在我国形成了多个分支学科,通常心理学都是一级学科,在其下层还会设有17个二级学科,还有部分二级学科会设有三级学科,比如护理心理学就隶属于二级学科护理学。心理学本身也属于教育学类,通常可以授予教育学和理学学位,这和心理学学科又有着紧密的特点,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不论是在国家标准,还是学科目录上,其知识体系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积极建立相应的宣传部门、信访组织和大众传播机构的舆情等系统,及时掌握广大群众的社会认知信息,并对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体系,保证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事业的发展。

4.3 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推进其理论创新

在目前我国实际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想不断推进其发展,就要积极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有效跟进,只有保证理论的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的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由于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本身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体系,其工作的重点部分就是为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而服务。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对于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想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就需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以此科学指导个体、群体的社会行为,大大提升整个国民的心理素质,提升国家认同感,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利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从而更好的推进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随着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心理学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视度,并且也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那么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就是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因此在未来各项重大政策决定过程中,要注重准确把握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只有真正从广大群众的心理需要出发,才能够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

基金项目:2018年院级课题《新时代对社会心态的新要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号:YGKT18-05)。

(作者单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心理学心理健康
“没有用”的心理学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跟踪导练(二)5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