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旅游与美学

2018-05-14王音王玉玲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旅游者美学景区

王音 王玉玲

旅游,已成为当代最时髦的词,时髦的事。旅游业,是当代新兴的产业,全世界都在做。只要提起旅游,许多人都会眉飞色舞的狂侃,说起自身引以自豪的旅游故事。那么,什么叫旅游,为什么要去旅游,旅游中旅游后,又该做些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接踵而出。这些问题只有专门家来回答。本文只想就旅游中“美”的问题,估且暂称“旅游与美学”,谈点粗浅看法。

有人说,旅游是花钱买罪受。那么,明知道是扔钱遭罪为什么还要去旅游呢?回答是多方面的:①游山玩水看风景;②了解异地风土人情,看外面世界;③看外地及外国的建筑,寻找古迹;④探险探索等等。说法很多,归纳起来只有两类。第一,没见过的就想去看看;第二,寻找美。后一种回答有些理性了。至此,我们来讨论一番,旅游与美學有什么关系。

这是所说的美,不单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好看,美丽,而是提升到“美学”的高度去认识。这样做使旅游者的心境得以提升,也给要去旅游的人一些有益启示,以便旅游时带上这些知识。

1 关于旅游中“美学”的初级概念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门科学。它具有强烈的个性表现力。这种表现力能通过媒介触动大多数人的感官知觉与想像力而表达出来。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有论逑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美学伴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添进了各历史时期演绎的内容,形成了现代美学。流派甚多,纷纭繁杂。但是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当然,也有唯心主羲与唯物主义之分岐。其共同点是自然的美和艺术的美为美学的前提。这里试图把美学的理念引进到旅游事业中来,用美学的思维模式来对待旅游,使旅游变得惬意。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著书很多,本文只是谈点粗浅认识。

从美学的观念出发,实际的旅游者出发前应该有一条完整的心意路线图:①寻找美→②享受美→③鉴赏美→④记忆.追求美→⑤修练储存美。为了这五个方面的目的,人们才不辞劳苦的做辛苦的花钱实践。还好,这是美的实践,有价值的实践,值得。然而由于文化层次,视觉及观点的诸多不同,对前逑路线图每处的具体实践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好事,说明关于美学内容的争论是多彩的。

2 旅游景区的美学思考

2.1 旅游景区的经营方在设计旅游景观的初始阶段会提出N种对比的方案。无论自然景区还是人文景区,经营者都想通过实体开发设计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目的,吸引游客的眼球,激发游客的想像力,做到理想的主体景观与陪衬景观的统一,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在设计上要遵循节奏,对称、和谐、统一的原则,尽可能的利用几何学和物理学的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对景区景观进行装点,以弥补自然景观中某些不符合美学概念中的不足。但自然景观的对称不是几何学上的轴性对称,它的岐型要通过人为的协调思考,错落有致的运用几何原理(例如黄金分割)进行附加改变的设计,使之达到美学上的和谐与统一。尽管有人是有意识的,有人是无意识的,却都会这样做。舍此就达不到所要求的美学效果。

2.2 采用夸张的手法,制造新、奇、特等超常造型,吸引、刺激游客的感官,产生幻觉,宛如进入幻境迷宫,自以为是的在迷宫中徜徉。甚至有飞离现实的幻觉,这也是旅游景区设计者常用的思考。

2.3 大胆利用民风民俗,杜撰出一些超现实的神话故事,并利用物理学技术配合,穿越时空回归原始的神话时代,使旅游者陶醉得意。

2.4 对自然景观,根据其想像也依前述思维进行泡制。此外,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自然界有些景观奇特怪异,造物鬼斧神功,超出人们的想像。这类可以认为是“丑”。因为近年来有些美学家把“丑”也纳入了美学研究对象。对于“丑”的概念,又区别于通常所说的完全不顺眼不好看,它其中包含的奇特怪异可以认为是美以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或者就是美的延绅演绎。虽然初视为“丑”,一经装点之后融进了客观整体就变得和谐统一而成为异样美了。

3 旅游者的思考

3.1 旅游者的心意路线图中的寻找美→享受美→鉴赏美是同时进行的。由意念的指导,产生行为,又返回到意念中思考,鉴赏,评论,这个过程在意念的享受与褒贬中运行。有频频点首称是,有摇头的叹息,有驻足不舍,有疾步而过,有“不虚此行”的感慨,亦有“悔不该来”的扫兴,如此等等,都是旅游者的正常审美反映。例如,素有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的景观,说的是从桂林乘竹筏沿漓江而下到阳朔段两岸的风景,其美自不用说,有诗云: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山青水秀,浑圆中又有兀起。看两岸那山,确有浑圆柔美的,妙名连连,如仙人推磨,画山数马等。但也有牵强充数的,却被冠了个奇名雅号,如鲤鱼挂壁,神龟拜月等。原本是岩溶地貌,浑圆对称,却凸兀出一块飞来的巨石,地质学上叫“飞来峰”,显得不对称不和谐了。经人们奇思妙想冠以神名“神龟拜月”,就由“丑”变“美”了,似乎古时候真有一个巨大的龟从水中爬到山顶,拜月修炼不停,日精月华,之后死去成为化石,于是成为传说中的“神龟”。这是后人强加上的,时代久了就成了神奇的传说。越是这样越能吸引旅游者的赞叹不己,拍照吟诗。这就是美学效应之妙处。

3.2 关于旅游中对于美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到意念中化成结论,这个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在旅游者的观光思维中有意无意的都会经过这种思维的全过程,这就是审美的过程,只有如此方能评判出所经过的景区是美或一般或很美,甚至生出以后再来或不再来的念头。在这种审美的思维过程中,甚至能够得出超于设计者初始的设计意图,发现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内在联系而被视觉能见到的表面掩盖了的美学内涵。这种高境界则是由旅游者审美观的深度和审美角度的不同而决定的。有时需要有相关专业知识。比如桂林一阳朔的岩溶地貌从地质学角度欣赏可得出别样结论;而同是瀑布的长白山天池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其壮观磅礡之势大不相同,从美学角度,地质水文学角度去审视,会发现悬崖流水从天而下泻的神奇协调,彰显出自然造物的强大动力,在美学上就成了魅力。

3.3 关于旅游中艺术美的涵义

既含盖了自然景观也包括了人文景观。对于人类复制重塑的雕塑、建筑、绘画等系列则特别要重视对称、协调、色彩、韵味等的统一性。现代美学把这一类的一部分(包括民风、民俗)称为社会景观。这方面东西方的审美观念有很大差异。欧美的建筑与雕塑风格与中国及东南亚诸国的风格差异点甚多。前者有天主教基督放的内涵,后者有大量的佛教内涵。又兼有儒道释三家的文化传统。五台山、华山是道教圣地,其旅游景区道家内涵颇丰盈。在中国旅游,要从中国文化出发,领略、品味中国的艺术,中国的美学。

3.4 旅游者的触景生情又具有浪漫主义的一面。

一方面,旅游景区创造了浪漫的思维氛围,自然的和传说中的神话诱导旅游者穿越时空,入时入境,身不由已,超脱现实。另一方面,大凡热爱旅游业的人都有浪漫的天赋,触景会生情,借景也会生情。真的是放飞理想的翅膀,想入非非了。这也是美的心灵延伸。

3.5 在旅游中,旅游者的行为时时与美学相关联,旅游者的语言的文明与粗俗、举止行为的高雅与低劣,随意刻名留字,胡乱涂鸦等不雅行为与仙境般的景区十分不协调,这就要求旅游者自身修养,做到谈吐文雅,举止斯文,行为有度。不辱中华儒道释文化和风范。这是旅游者美学造诣的实在体现。

4 后旅游时期的活动

包括:①旅游资料的整理归纳,揉进自身观点评论储存,增长了知识,也升华了心灵;②著书立说,照片题词或撰写游记等。

中华民族的优秀旅游文化极其丰富,即有经典的又有传奇色彩的。著名的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历时23年,足迹走过十九省,游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恭毕生精力撰写出一部二十卷的世界旅游巨著《徐霞客游记》,至今仍对地理、地质、地貌学及美学的研究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是唐朝高明游方道士,旅行家,修炼功夫极高。这些都给当今的旅游者以深刻的启迪。

综上所谈,旅游中的美学是大有可谈的,只要用心研究比比皆是。旅游不光是单纯的游山玩水,应在旅游中思考、鉴赏、品味、提升。把自身融进自然,融进美的幻觉中,又游离出来,总结个中之奥妙。这就是旅游与美学的关系。

(作者单位:1济南大学2吉林省九台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旅游者美学景区
印花派对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摘牌”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纯白美学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