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留白 激活课堂
2018-05-14张颜明
张颜明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就教材留白和课堂留白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教师如何巧用留白激活课堂,使教学绽放精彩。
1 深度挖掘教材留白,激活知识体系
1.1 单词留白,生动激趣
单词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石。小学生天性好动,自控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直接呈现单词和中文释义,反复操练,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继而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相比之下,教师在教授单词时,根据单词特点及含义,以留白的方式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水果类单词时,教师可用简笔画的方式引入单词。教师可先画出水果的某一部分,引导学生猜测,然后逐步添加笔画,直至出现出现完整的轮廓。类似地,教师也可用遮挡图片某一部分的方式教授单词。再如:在教授动物类和交通工具类单词时,教师可播放相应的声音文件,引导学生根据声音猜测单词。在以上两个例子中,由于教师将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有效留白,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1.2 句型留白,寓教于乐
美国教育家威廉·亚瑟沃德说过:“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在句型的巩固和操练阶段,倘若教师一味讲解知识点,机械操练,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必将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埋没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此时,教师不妨换个思维,大胆放手,有意识地留下部分知识点,鼓励学生在知识的殿堂中寻求答案,从而激发其思维,发展其能力。
1.3 文化留白,开阔视野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教育部,2012)。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众多的文化内涵。在处理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对这些信息进行挖掘,体验异域文化,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三年级上册Unit 5 Look at me!中的Cartoon time板块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Sam和Bobby去店里买鸡蛋,可店里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鸡蛋,这让他俩不知所措。学生在读完这个故事后,也有着与两位主人公一样的困惑:为何要把鸡蛋涂上不同颜色呢?笔者在教授该板块时,布置了这样的作业:1. 利用互联网查找制作彩蛋与什么节日有关。2. 四人一组制作一张关于该节日的海报。一周后,学生交上来的海报让笔者目不暇接。图文并茂的海报上有色彩斑斓的复活蛋图片,有关于复活节的来历,还有关于复活节的习俗,让人爱不释手。于是,笔者将这些海报贴在班级的“英语角”中,供学生在课间欣赏和学习,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2 积极探索课堂留白,实现高效教学
在很多英语课堂中,教师都设计了太多的教学环节,容量过于饱和,学生像被赶鸭子一样穿梭于各种活动中。一堂课下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身心疲惫。归根到底,是由于部分环节设计不科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留出一些空白,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1 导入时留白,以问促学
教师在导入时,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留下悬念,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Unit 2 Healthy food中的Story time板块时,执教者在呈现课题Healthy food后进行巧妙地留白,鼓励学生根据这个标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很快就被这个标题激发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可谓层出不穷:What is healthy food?/Why do we eat healthy food?/Are chocolates healthy?等。接着,学生带着这些疑问积极主动地进入课文。随着对课文的不断深入,之前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留给学生适当的“空白”,以问促学,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逐渐解开悬念。这样的留白,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2.2 提问时留白,厚积薄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疑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有所斟酌,多提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形成深层次的思维互动和言语互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应留给学生思考和整合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融合起来,在内化的过程中提出独到的见解。
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中的Story time板块时,执教者在向学生讲述自己在夏季吃西瓜后,询问学生:“What do you do in summer?”但执教者并没有立刻让学生站起来回答,而是请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让学生描述。经过一番酝酿后,学生的回答精彩可谓纷呈:“I eat ice creams./I go swimming./I go to the seaside and build sand castles.”妙语连珠的回答体现了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都得益于执教者提问后的留白。倘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回答,学生一定会感到相当吃力,这将直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之,教学中的留白,留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学会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留白,从而造就教学的精彩。当然,留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做到“留”而不“流”,即不能滥用留白,使其流于形式。留白时,教师应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留白更好地服務于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九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