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学习小组的创建

2018-05-14付春雁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组内成员同学

付春雁

一、发现问题

我在德育课教学中也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在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同学虽然有分组,但是组内没有分工,各学个的最后代表说的只是自己的结果。还有组内能者多劳,不劳而获大有人在;每组总有人游离于小组之外; 活动没有效率,无法完成任务,无人负责小组活动等等。因此学习小组的建立不是简单的分成人数均等的几组就能完成的。想要实行小组学习的教师一定要先教会学生小组学习,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有效的运用成为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活动探索

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我尝试采用一些小组活动让同学明白在小组中如何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教学大家如何运用小组集体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在实施前现将学生的问题分类,对照的安排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问题的所在。在这我将想法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一下。

学习小组在建立的过程中我讨论的中心问题顺序为:1.小组领导者与成员的作用。2.计划的重要性。3.是否需要事先分工,明确任务。4.如何考察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5.本次活动最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协作的重点环节是什么?6.对小组活动贡献的评价,强调过程评价,关注结果评价。这些不一定是完全明确的量化的,但是成员心中应该有这些思考。

在提高小组合作性的环节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前明确自己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此项任务。过程中发生摩擦或者争议的时候如何能够求同存异将活动进行下去。

三、初见成效

经过几次活动后,班级基本形成了小组的概念。在接到任务的时候能够迅速的反应。首先有想法的同学可以先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由组长分配任务。小组成员间合作能力加强,沟通顺畅。出现争议之后小组组长会介入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再做类似的学生活动时候,学生开始分析活动考察的学生是哪方面的能力,发现重点的环节。有意识的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学习中,经过小组建设的班级对学习任务完成的速度明显高于平行班级。更愿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了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好氛围。组长和组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还将尝试进行随机分组之后的小组建设,使学生们提高应变能力,达到将个人目标与小组任务目标结合完成个人和小组任务目标的高效小组。

四、意外收获

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们的不同表现,课后进行谈话。在一次设计小组组徽章的活动中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女生在小组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想法,但是由于组内另一个女生比较强势,一直在纠结自己的一个想法并且无视她的话。她就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在稍后的活動过程中,她也尽量配合别人的活动,但是也提出过自己的想法,就是小声的和她旁边的同学议论。在我看来,她的意见很好,并且是比较完整的,事实证明因为他们组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现自己本组特色和精神的组徽,所以落后于另一个组。课后我找她谈话。当提到这个事的时候她很激动,说老师您都听见我说的了?我说对呀,但是你为什么不坚持你的想法呢?如果你说服他们按照你的想法设计,我觉得你们应该比另一组完成的快,并且寓意也很好。我让她在我办公室把他的思路画出来。她开心的拿着画笔画了一把大大的伞,下面画了六个可爱的蝴蝶结。并且兴致勃勃的给我讲:这把伞就是我们组,大家在一起可以挡风遮雨,下面六个蝴蝶结就是我们六个成员。我首先对她的设计表示肯定,然后又对她在活动当中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保证小组活动进行进行了肯定。然后又跟她说起了关于自信和坚持的话题。这个女生对我说:老师我就是不愿意跟别人说,他们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不都没法继续完成了。我问她,为了小组的胜利你觉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女生说:“老师我知道了,有时候需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就要坚持”我说是的,要学会克服自己性格上的一些弱点,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反思这件事。在建构学习小组的活动中,建立一个高效的学习小组是最终的目的,作为组成小组的个体也需要成长。在关注整体的同时,更加需要关注个体的发展。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不失时机的抓住一切机会引导每一个同学提高完善自己。后来的活动中,这名女生总是喜欢抬头看我,从开始的不愿意发言到愿意回答问题,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五、小结

综上所述,要想进行小组学习必须能够保证小组是有效的。为了提高小组学习的作用,教师需要对小组进行指导。才能成为所谓的学习小组。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游戏进行引导,同时通过观察和单独的谈话辅导帮助个别同学快速的成长。预祝所有在教学一线的朋友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获得更大的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组内成员同学
两只挂钟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最强新成员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家的新成员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课题组成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