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英语移动教学应用

2018-05-14卢凝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
关键词:微课英语课堂

卢凝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移动教学在英语听说的应用,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主体,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时效性。

1 教学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误区,课堂上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在教学中忽视考虑学生个性化特征及英语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差异,忽视了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缺少自信自强及国家情怀的培养。移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实施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将英语语言知识和实际同步教学,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并能根据工作岗位和生活实际要求设计内容,使学生在任务和体验中学习英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增强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移动教学概述

移动教学作为一种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科技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长期以来备受各界关注。国内外许多专家和教育机构根据自己研究多移动教学进行了定义。笔者认为移动教学可以理解为:是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教育技术支持,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等任何东西,是一种可以完美实现学习者和教育者灵活,及时,在线交互的泛在式学习。

移动教学拓展了英语学习的新平台,即时的视频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师由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着和启发者,充分发挥外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移动教学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在学习主体的个性化,学习设备的便携性,学习时空的移动性,学习方式的交互性,学习内容的多元化。

3 具体操作实践

3.1 社交软件与大学英语互动

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尝试运用微信、QQ等先进社交软件与高校英语教学进行结合互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便利途径。教师和学生间,可以探讨一些新的能够拓宽学生视野的教育内容,辅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自身的经验,对网上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通过社交软件等传递给学生。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和教师保持良好的联系,又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2 翻转课堂与微课相结合大学英语移动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不是通过教师的督促让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它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能对英语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变革。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微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逐渐成为学生英语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

学生预先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学案等明确大学英语知识的难点及重点,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或重点制作十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借助网络传播途径实现学生英语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学生可以在线观看或下载学习;在课堂上采用小组竞赛、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接受理解情况;学生及时撰写学习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重新调整移动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互动性、灵活性,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英语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

3.3 教学实践探索

“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创设多元化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环境,构建混合式的大学英语移动教学模式,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实践。

3.3.1 课前环节

笔者设计的教学活动如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分组,推选小组长并取个响亮的组名,将小组“全家福”照片发送至泛亚平台或者蓝墨云班课APP之类的云平台上进行展示,教师通过平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单,使学生能随时随地接收和查询学习任务,教师甄选教材内容,创造特色栏目如“英语与旅游”,制作微课视频,电子课件等。学生进行视频拍摄和PPT制作,将视频和PPT上传至云空间。教师还制作了与本次课学习内容的相关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单规定的内容,掌握与本主题相关的基本表述,并且大声说英语,将语音作业发送至泛亚平台,教师在线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自由分组,自主学习,平台展示,笔者在课前就创造了能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自查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3.3.2 课中环节

笔者设计的教学活动如下:教师播放小组课前自拍的微视频导入新课,同学们感到亲切自然,能快速归纳出基本句型,用英语简单表述。教师打开云平台,展示学生发送至平台的语言作业,同学们迫切的想要听到自己和同伴的声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克服在公众场合发言的胆怯心理,从而大大开口说英语。教师为学生创设真情实境,学习观看师生共建的微课资源,展开分组学习和人机互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基本句型和对话。教师设置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微课的学习,旅游计划的讨论,对话自编与展示等活动的开展,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在真实语境中的自信表达,学生还制作精美的ppt,用英文向大家展示分享旅游經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学生成就感得到进一步提高,有了更多的学习获得感。

3.3.3 课后环节

笔者设计的教学活动如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点进行重新配音,并传送至云空间进行展示,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与外籍人士进行对话交流,谈论旅游计划,开展平台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信息化教学,融入英语学习,鼓励学生努力奋斗,把梦想变成行动,把希望变成现实,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的开展和学习任务的完成,在真实环境中与外籍人士进行对话。笔者在活动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核心价值感,进一步提升素养。

3.3.4 考评环节

笔者将形成性评价贯穿始终,优化以英语课程知识为核心的横向评价,突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多元考核评价,主要考核学生课前预习准备,课中任务展示,课后作业完成,采取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在线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选出最佳小组视频,制作语音对话展示ppt以及最佳动画配音等。

教师在平台上可以看到学生们地学习进展及资源查看情况。学期末还能得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估报告,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进行评估和考核,同时依据评估报告可以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多元考核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经过了两个多学期的课堂实践,分别对学前2014 级5个班级共200名同學进行了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结合云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并愿意选择蓝墨云班课、泛亚平台等混合教学的方式继续英语课的学习,非常喜欢与喜欢的学生占75%。在班课的主要活动中,“课堂测试”最受学生青睐,分别占65%。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手段,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及学生课后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实现学生泛在学习和一定程度的分层教学。

4 未来前景展望

移动教学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较强的趣味性和交互性,能缓解英语学习的枯燥程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比,移动学习更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学习者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随着移动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学习观念的更新,移动学习模式越来越多,被更多的学习者接受,其应用也变得更为广泛。

英语听说是实践性和体验性很强的内容,离不开学习者的有效参与和训练。英语听说学习中将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控制学习进度,可以有效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笔者通过移动教学的实践,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课外时间变得充实,改变了以前感到空虚,捧着手机聊天,打游戏,查八卦新闻,消磨时间的习惯,移动学习使学生之间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时间,相互学习,制作视频学习,提高英语水平,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移动教学模式富有生命力,有着光明的前景。

综上所述,“互联网+ 大学英语”是现代技术与教学体系融合的高度表现,通过互联网移动教育平台实现英语教育资源、教育内容的科学传授,进而构建新的英语生态教育体系,将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落实和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对此,高校要在原则指导的基础上,从环境建设和模式构建两方面加快大学英语移动教学体系的构建进程,以此来实现高校教育改革的新发展。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微课英语课堂
欢乐的课堂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写字大课堂
读英语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