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2018-05-14穆晓央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一带

穆晓央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是培养物流人才的基地,应当以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本文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及国际产能合作,给物流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也因此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但长期以来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陈旧,“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等,这种现象造成了物流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更与“一带一路”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相径庭。要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 必须改变传统被动学习模式。

1 现有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复合型、复语型、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人才,现有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大都偏理论轻实践、教学师资薄弱、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未随着时代及大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如部分学校在一带一路提出后仍沿用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然这与时代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脱节的。

1.2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物流管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性要求较高,目前来说大部分的学校也提出了要加强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力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重理论、轻实践。部分高校只在大三最后一个学期或大四最后一个学期设置实践环节,显然这与物流管理动手能力强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1.3 理论教学缺乏系统性

在物流管理理论教学过程中,其课程培养目标、课时分配、教学模块乃至后期的课程考评都会依据前期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如果不及时做出更新调整,就会导致理论教学缺乏系统性,知识内容更新慢等问题。同时在部分课程的教材选择上,教材陈旧也是一大问题,部分教材虽然更新较快,但内容却变化不大,这些问题都会对理论教学带来挑战。

1.4 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践能力强的物流人才,校企合作是很好的途径。部分高校也有校企合作,但力度往往不够,部分甚至停留在了学生进企业充当““临时工”这一层次。学生进企业后怨言较多,甚至产生了“职业怀疑”,这对物流人才的后期培养是致命的。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学生在校企合作环节问题较多,则会影响后期的合作。

2 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建议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应积极响应国家支持物流业的相关政策,紧跟物流业发展脚步。在课程设置、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培养目标、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都需要做出调整。“一带一路”需要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与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地方特点,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2.2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应被重视,应从大一开始进行设计,层层递进,从易到难,而不应集中在临近毕业时才去完成。如:在大一可以设定社会实践环节,在大二设定行业调研,在大三直接企业实习等。在实践课程设置上,如增设实践实验课程,增设学生SRP项目,学科竞赛、模拟训练等,同时相对增加实践课时。

2.3 强化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部分在最初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就应根据学校本专业自身特点,参考兄弟院校及地方发展特色进行设计。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参与度,避免机械性的教授过程。在课程考核设计中,也应重点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同时,理论授课在立足知识点的基础上,应注重及时更新相关知识,注重与当前发展趋势的结合。

2.4 深化校企合作

深化校企合作,如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增设企业导师进课程,进行“订单班”培养。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更应注重对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进企业,产学研结合。在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使广大师生在校即可完成企业模拟锻炼,为后期企业实习打下基础。

总之,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应结合“一带一路”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一带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