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管理艺术探讨
2018-05-14孟宏霞
孟宏霞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变化。本文简单阐述了目前初中生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详细地探讨了关于初中生管理的艺术,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初中教师更好地管理班级学生。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初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然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应针对目前初中生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以艺术化的管理手段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从而有效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 初中生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就目前来看,初中生群体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许多父母并不会要求子女做家务,这就导致初中生习惯了安逸的家庭生活方式,普遍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来到学校后有诸多的不适应,不利于教师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法律意识淡薄。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同时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很容易就受到外界一些不良诱惑的误导,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不仅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是,心理问题突出。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许多学校和父母对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水平都给予了厚望,某种程度上而言,给初中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此外,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父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都会影响到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其心理上出现问题。
2 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水平的艺术化手段探讨
2.1 班主任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对学生们抱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之心,在充分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进行教育指导工作,既要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也要尊重初中生的个人意愿,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尤其是对于个别淘气任性的学生,班主任不能一昧采取强制性的管束手段,而是应当与其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以疏导为主来开展管理工作,逐渐规范这些学生的言行举止习惯,使其融入到班级大家庭当中。此外,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初中班主任在进行教学治理时,一定要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只要发生错误,班主任都应当及时指出并且帮助他们改正,逐渐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促进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为初中生成长营造出一种良好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2.2 重视思想教育
初中班主任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有必要从思想层面入手,对初中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同时也使初中生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主动融入到校园大家庭中,为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班主任在对初中生進行思想感化教育时需明确的一点是,对学生的关爱并不意味着一昧地包容和忍让,而是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学生深切地认知到自己行为中的不妥之处,并自觉地予以纠正。对于初中班主任而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也为初中生今后的个人成长与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初中生对于外界社会有着较强的感知能力,为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直观感受,从他们实际成长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管理手段,开展艺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有效加强对初中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双休日或者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既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也能够强化他们作为学习主人翁的意识;又或者,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到养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也提高他们对长辈和父母的感恩意识,促进其个人人格的健全发展。此外,初中班主任还可以适当地召开一些主题班会,鼓励他们在班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才智,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活动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感和团结合作意识,并且形成一种温馨和谐的班集体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班主任更加高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化教育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初中教育工作中,除了要对当前的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以外,还应高度重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在深入了解初中生群体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科学有效且富有艺术性的手段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既是为了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是为了推动初中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顺利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哈拉道口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