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管理 言传身教

2018-05-14金花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
关键词:规则阶段班级

金花

初中阶段是学生行为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初中班主任该怎么样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呢?我的做法是先用素质基因的培育与矫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再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发展。教育名家李镇西说过:“实践、思考、读书、写作是每位教师自己培养自己的最好方式。”我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多年,思考自己的实践,写出这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1 用素质基因的培育与矫正促进学生良好个人习惯的养成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的发育期,许多坏习惯、坏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很多教师采取了“哄”“吓”“打一巴掌给块糖”等的做法,但这些做法都是暂时有效,对改正学生的坏习惯作用有限。近几年,我尝试用“素质基因的培育与矫正”方法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效果显著。

例如,初一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与小学生相比,他们的个人意识开始出现,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这正是培育学生自强、自控、勤奋因子的好时机。我的具体做法是制订《素质基因自我评价表》。表格内容有要评价的心理素质项目(自强与依赖、自控与放纵、勤奋与懒惰)、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点评。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表扬、主动承担班级事务、为集体服务等都可以记录加分,同样,对学生做得不好的地方相应记录并扣分。个人评价随时记录,小组评价每天进行,周日教师点评,班会上,教师表彰表现优异的学生,指出学生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方法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轨迹摆在眼前,可以有效地提醒自己注意及时改进。教师采用素质基因的培养与矫正的办法,随时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使追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令人身心愉悦的自觉行动。

2 规则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级规则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可以使学生明白有许多事是可以做的,有许多事是不可以做的。只有每个人都遵守共同的规则才能营造愉快的氛围,而当个人需求与班级规则发生冲突的时侯,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积极、主动地争取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规则意识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随意规则阶段,认为自己不具有义务;二是強制性规则阶段,认为规则是绝对的;三是合理规则阶段,认为规则是在彼此同意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合理规则意识的两个关键阶段。布坎南说,在具有道德秩序的环境中,人们认为法律与政治秩序的规则一定是公正的,人们在法律的构架里追逐自己的目标。公平的社会竞争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健康的社会道德体系和社会规则体系则促进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实践者。我们在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奉献精神,却不太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规则的教育。我们不时见到随意乱穿马路的中学生;不时听到学生考试时作弊的新闻;也会听说学生因无聊而不停拨打110的情况……掌握国家未来的学生到底怎么了?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作为法制社会的基准,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班集体作为一个微型的社会组织,应该义不容辞地为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养成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为确立公民的法治精神打好基础。基于此,从初中生本身的发展特点和现实社会的情况来看,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规则教育。

教师在制订班级规则时,应该注意其合理性,也就是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应该用阻碍学生发展如体罚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新闻上经常报道,有的教师让上课讲话的学生互相打耳光,让不交作业的学生罚抄200遍作业等,这些教师的做法都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在制订班级规则时,还要注意其发展性,要考虑到至少一年以上的情况。规则一旦制订,不能随便修改,同时要符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则制订时,在初一阶段强调行为养成教育,在初二阶段侧重青春期精神层面的引导,在初三阶段强调人生规划教育。我的具体做法是:成立“班委工作室”,汲取集体力量;设立“爱娣有约信箱”,收集班级信息;召开主题班会——“规则之美”,让学生了解制订规则的必要性;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号召全体学生商讨对策。比如,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加分,哪些行为要减分,加分累计多少分就可以申请“班级之星”,扣多少分就要写问题说明书。同时,教师应鼓励每个学生在规则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制订一个学期的素质基因的培育与矫正计划。

3 用活动培养学生发展能力

学会发展就是指入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学会发展是指学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学会与社会和群体协调、统一发展,学会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者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我的班主任经验越来越丰富,我对学生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也有了更高的目标——培养学生能力,使之能不断发展。在我的班主任实际工作中,多了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放手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实初中)

猜你喜欢

规则阶段班级
班级“无课日”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