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议题设计
2018-05-14田丽丽
田丽丽
高中课程改革两大关键词,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指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将政治学科定性为活动型学科课程。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能够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适合的活动,比如议题设计。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培训,培训重点解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并围绕其开展活动课程设计的尝试,主要形式即议题设计。今年暑期有部电影特别火即《战狼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利用国际热点问题作背景展现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家设计议题首选的材料。以下是我和当时一起学习的同行们探讨设计的三个议题。
议题1:直面拆迁之痛,呼唤法治精神
1 确立依据:
1.1 紧密联系当前热点,体现时代性。
电影是生活的另一种反映,其情节、画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战狼2》中暴力拆迁的片段也是对现实生活中热点的一个反映。
国家为了进行经济基础设施和市政等建设,有时需要进行征地拆迁工作。上世纪末,曾有人戏称计划生育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征地拆迁工作则取代计划生育成了城市和农村工作的第一难。
拆迁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还涉及到个人和群体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繁荣。这就使得房屋拆迁进化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一个热点问题。
1.2 切合我区当地实际和学生家庭实际。
伴随着江北新区成为第十三个国家级新区,在地区规划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规模的拆迁。不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很多学生家庭都经历过拆迁,学生有话可说。议题活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1.3 拆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主体。此议题能够以“法治”来贯穿《政治生活》前三个单元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法治意识。
2 知识链接
2.1 政治生活:
我国的国家性质
公民:权利和义务;
政府:性质、宗旨、工作原则;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民主权利;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树立政府权威等
党: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人大:加强立法、执法监督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经济生活:
市场与宏观调控
2.2 活动设计:
1)课前将学生分成三组布置任务,收集资料,并进行课堂展示
第一组:深入当地拆迁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搜集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
第二组:走访当地拆迁部门,了解相关拆迁政策、法规及在拆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第三组:通过上网等其它方式,收集和拆迁有关的资料。
2)角色扮演
设置情景,突出拆迁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钉子户”和“政府拆迁工作人员”,让学生展现智慧,模拟如何化解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拆迁矛盾。
3)请学生围绕和谐拆迁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进行课堂展示。
议题2:战狼系列思考之终结篇:我是战狼——服兵役现状之思考
1 缘起:
1)热点:战狼电影的热映,中国军人的伟岸形象深入人心
2)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但现实生活中既有有志青年投身军营,保家卫国,也存在逃避拒绝服兵役的情况
2 活动设计:
1)课前准备:
(1)问卷调查:服兵役意愿的调查(高三年级)(2)查询入伍条件
2)辩论:辩题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3)活动:情景剧:应届大学生有不错的职业前景和祖国需要的现实冲突
4)观看国防部《军招宣传片》
3 教师点拨:
1)明确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思考
3)履行义务应具备的素养(介绍近2年体检较高的淘汰率)
4)践行国防教育的实践,积极参加军训活动
4 知识链接:
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义务,权利和义务义务的关系;政府职能。
文化生活: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哲学生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通过此次议题设计的训练活动,我对议题设计乃至活动设计的认识得到了强化和修正。心得如下:一、议题要有一定的思辨性,有争议才有思考和讨论的必要和可能,解决一些认识上的困惑与误区。比如拆迁问题,比如如何理性爱国问题,比如服兵役问题。二、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是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设计活动议题是要全面考虑问题,另外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并不冲突,而应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三、政治课程是要培养合格公民,因此设计要更具探究性,增强体验性,让學生以公民身份在课堂。四、在素材选择上优秀经典的素材要用深用透,情境素材要突出生活性,要可感知。五、要处理好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之间的关系,“知识不能丢”,“热闹的背后要思考为了什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