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8-05-14昂志华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教学改革对策

摘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新课程改革之后的目标之一,学生处于主体的位置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尽管成效显著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由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分析;对策

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步,并且给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何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突出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还需要教师加以全面的分析和探索,由此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以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支持。

一、 小学语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认识的深度不足

语文教学的改革,在本质上就是要破除旧有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由此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争取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小学教学理念,尤其是改变一些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这一项问题很多学校都予以高度的关注,并且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还有很多的学校由于几十年来的应试教育惯性导致在一段时间之内无法有大的改变,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尽管关注到了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但是经常在不自觉的时间出现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将探究式教学看成是问题的教学方式,仅仅给學生提出问题即可,不去组织学生对教材进行朗诵和交流、朗读等等,只是大量的提出学科问题让学生机械性的解答,这样所收获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思维也未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样的问题实质还在于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认知不是非常清晰并且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不透彻,未能够关注学生的思维提升,新教学观念和老教学经验之间产生冲突。

(二) 教学思想的贯彻不够深入

语文教学改革更为关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倡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与分析,也非常关注提问方式的准确性,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的。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走入了极端,仅仅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技能、技巧和情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形势尽管发生转变,但是在新课改之下依然未起到很好的成果,发生教改的扭曲现象,无法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将合作学习认为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似乎成为优秀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忽视了学困生的心理,对合作学习的认知不够透彻,使用自然存在障碍。

小学语文功能被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十分关注内容上的革新,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学科内容的掌握,利用多媒体等等学习资料强化学生的课堂感受,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并没有增强语文学习的功能,甚至还有一些教师仅仅为了这种“先进的形式”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和功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是要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目标还要引导学生的朗读、识字能力以及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争取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学习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其中使用图片或影音等等,但是大量的传授课外知识并不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一点还需要教师加以更多的关注。

二、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 教学改革创新理念与意识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最为关键的还是提倡改革的创新意识,并且将创新性教学思想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方面,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创新意识,抓好每一个环节。针对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不足的问题,经常运用传统教学方式的问题还需要教师加以全面地积极地进行教育和培训,让教师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断地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校鼓励教师教学中使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建立起常态性的信息交流制度,建立教师交流平台等等,这样教师才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对每一种教学方式的认识也更为透彻。

例如,在教师课程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树立起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对学生做好引导,让学生可以有思维品质方面的调动。例如,在学习《朱德的扁担》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思考文章中的扁担都代表了什么?然后使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二) 创新思想增加师生活动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解决学生被动学习,枯燥学习的一种方式方法,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需要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方面给学生创建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方案,从学生的思维形式或者实际学习特点入手,并且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学习情境之中。另外教学方案也需要不断的加以完善,让教学更有顺序性和秩序性。教师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多方向的全方位的沟通,也可以给学生单个的进行指导,由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提升。对于新课程改革思想方面的认识必须要做到具体、全面、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地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三) 增强语文学习的功能性

语文学科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关键学科,那么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认清教学的主体任务与目标,教学方式和思想的改进都是辅助教学目标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知识学习为支撑,因此不能舍本逐末。加强阅读训练、写字训练等等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功能性。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丰富课堂方式手段,增强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逐渐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鹏.浅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25(7):77.

[2]邱振文.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4(8):76.

[3]周仕德,罗超婷.课程改革对教科书要素数量变化影响分析——以小学语文三套教科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6,14(5):45-50.

[4]秦朋飞.论述小学语文的课程改革[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4(6):65.

作者简介:

昂志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路美邑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教学改革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