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独角兽进化基因
2018-05-14李壮
李壮
编者按
在目前不论是平台的市场渗透率,还是移动APP端的用户数,斗鱼都呈现出领先之势的大背景下,虎牙这种经营战略上的积极转变能否保证其从惨酷竞争的直播产业中杀出来,仍是需要时间和市场去检验的。
小米的护城河也许难以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小米的生态链的立体推进,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相关领域巨头的市场,这个过程探索出的成功方法和策略才是小米的护城河,但这一切到目前还没有体现出来。
平安好医生背靠平安集团和资本优势,但过于依赖控股股东的做法也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隐患。
今年以来,在小米、虎牙直播、B站、平安好医生等独角兽纷纷在海外市场上市的同期,A股市场也迎来工业富联、宁德时代的加盟。独角兽公司的快速上市离不开政策的呵护,这不仅体现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且在证监会系统2018年会议中也获得明确要求——“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甚至有高层表示,“要对独角兽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开设绿色通道”。
然而,对于监管层大力看好并扶持的独角兽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职业投资者却指出,很多独角兽虽然都占据了各自细分行业的较为领先的位置,但因为可见的市场空间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使得部分公司并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如虎牙、B站、平安好医生和阅文集团就在各自领域中存在发展困境,而近期获得机构热捧小米——“小米模式的复杂性以及预期中重大机遇与高难挑战性并存的现象令我们不能不给予重视”,也面临着“难界定的护城河”的窘境。
一位专门研究中概股的机构人士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对于一些基本面简单的中概股,他们可能只出几页的研究报告,有时甚至不给予关注。但也有吸引他们到中国来调研,然后出几十页报告的公司”。
同为独角兽,为何有的公司受到热捧,而有的却又受到冷落呢?
虎牙直播:游戏直播龙头,激烈竞争中被迫转型
虎牙直播是游戏直播平台龍头,其与斗鱼形成“双龙戏珠”局面。其自今年5月11日在美国上市以来,股价已经翻倍。
从虎牙基本面来看,公司业绩在近两年得到了快速改善,营收由2016年的7.67亿元扩大到2017年的21.85亿元,增长1.84倍。今年一季度,公司更是在实现营收8.436亿元的基础上,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收益3140万元。然而对于直播平台而言,当前企业所处产业环境却并不乐观,仍处于红海之中。有数据显示,2017年有数百家游戏直播平台倒闭,至当年底游戏直播平台只剩下几十家公司,花椒、斗鱼、映客等大型直播平台严重缩水,进入大幅亏损状态。
在前些年烧钱模式驱动下,游戏直播产业得到了快速壮大,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7亿元快速增长到30亿元以上,直播平台也由几十家上升至几百家,但市场规模的受限和恶性竞争的激烈,紧随而至的则是直播平台倒闭潮。与此同时,因业态限制,直播平台的营收又主要集中在各大名主播和有限资源上。资料显示,一方面各个直播平台的TOP1000主播收入占据了平台全部收入的绝大部分,接近80%;而另一方面,各个平台的收入来源却主要集中在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以及绝地求生这三大板块中。
正是因名主播能带来流量的优势,导致游戏直播平台互相“挖角”现象严重,如“骚白投奔斗鱼”“嗨氏解约”等一系列游戏直播跳槽事件的发生无不显露出游戏平台的焦虑、对直播主播的过分倚重。对此,虎牙在其上市招股书中也曾明确表示,“如果不能持续吸引有才华和受欢迎的主播,未来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其实,直播企业除了优质主播是影响收入来源重要因素外,近两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也挤压了游戏直播平台的生存空间。如抖音、快手的短视频平台上,游戏直播频道就吸引了大量的原虎牙用户,大量吸粉的同时压缩了直播平台的在线时间。根据第三方机构Question Mobile的数据统计,2017年1季度至2018年1季度,移动互联网总使用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短视频增长最快,增幅高达521.8%。同时,短视频MAU的渗透率迅速增长,从20.5%增加到42.1%,对应的月活数从2.31亿飙升到4.61亿。
或正是在短视频野蛮生长的压迫下,导致虎牙直播2016年和2017年持续亏损了数亿元。与此同时,在另一家游戏直播平台斗鱼的强势下(拥有3.98%高渗透率的斗鱼比虎牙3.49%的渗透率高了0.49个百分点,近3个月的数据显示,斗鱼的月活人数曾一度高出虎牙接近700万的量级),虎牙生存空间得到压制,导致其不得不积极转型寻找新的出路,发展目标重新定位于“娱乐+社交”。2017年,虎牙与今日头条开展全面合作,让自己的优质主播驻扎今日头条旗下的西瓜视频。或正是在这种积极转型下,虎牙今年一季度业绩由前此的连续亏损转为盈利3140万元。
然而,在目前不论是平台的市场渗透率,还是移动APP端的用户数,斗鱼都呈现出明显领先之势,对此,虎牙这种经营战略上的积极转变还能否保证其从惨酷竞争的直播产业中杀出来,仍有待时间和市场去检验。
小米集团:兴于小米生态链,受困“护城河”难界定
小米成立于2010年,在企业经营中创造出米粉节、互联网思维等独特概念。在推出第一款高性价比小米手机至今,小米的产品已经扩大到手环、电视、路由器、插座、自行车、旅行箱等。财务数据显示,小米2017年营收和净利实现了高增长,今年一季度扣非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0.38亿元。
小米业绩的高增长似乎证明了小米战略——生态链的成功,即围绕以智能手机作为流量入口,进而做大小米生态的战略走入正轨。截至今年一季度,小米已投资90多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生态链企业。有品商城的商品SKU约为2700种,覆盖包括家居、出行、电子、娱乐、服饰等15个品类。小米性价比策略也覆盖了其生态链企业,并有建立以性价比为基础的消费物联网的打算。
然而,对于小米生态链问题,曾在小米有品商城购物的格雷资产合伙人杜可君却认为,小米若让“小米系”产品互联互通,需要自己的一套通信协议,再以此协议“圈”更多的企业入驻。“物联网时代是属于小米,还是属于现在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们,目前不好判断。比如,微信可能就比较容易实现各种连接。如果小米取得成功,市值肯定超过万亿,可现在只能说是如果。”
舟山秦川智库研究中心总经理吴东勤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指出,小米在生态链企业中一般是参股不控股,有些生态链企业也在谋求独立发展、运作上市。“小米生态链看起来就像小米做领头雁,后边跟着许多小燕,小燕在早期会借助小米平台、品牌做大,之后它自己可能要单飞。我觉得小米的路走得急了,整合不够。”
对于小米来说,从投资角度就是看其护城河的深浅和宽窄,这是保证小米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吴东勤认为,小米真正的护城河就在于小米的创始人雷军。“雷军有做软件的背景,仍能够敏锐捕捉到国内消费电子升级的风口。他还主导了小米产品链延伸,做出小米生态的雏形。当下来看,雷军在做几个事情:一个是做高端手机,第二个是加强了对产业链的管控,第三个是加大了对软件的研发力度。小米提出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将不超过5%,这应是小米转型升级开始的信号。”他强调,小米手机冲击高端有苹果和华为两大对手阻碍,把用户从手机导流到互联网服务还没有明显趋势,产业链的管控效果也在进行当中,因此需要继续观察。
对吴东勤的看法,杜可君并不完全赞同。他认为小米当下的护城河首推性价比,尤其是在国内三线城市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当中以及印度这种人口大国,小米拥有比较大的用户基础。“雷军固然是一个很有魄力、非常有前瞻思维的领导,可任何一个企业优秀的领导都很重要。小米已经产生了正的现金流,这就够了,这是真实的产品和服务带来的,而且小米模式也是有一定的市場支持的”。杜可君把小米定义为一种新业态,“新零售方面学习了阿里,制造方面学习了同业,然后用互联网思维把二者结合了起来,就是雷军说的‘铁人三项,但护城河不能说很深。”
发码行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蔚也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小米的护城河只在品牌,“持续的品牌热度,让它有扩张的基础。”
从记者采访到的业内人士态度看,目前对于小米的护城河还难以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小米的生态链的立体推进,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相关领域巨头的市场,这个过程探索出的成功方法和策略才是小米的护城河,但这一切到目前还没有体现出来。
对于小米而言,其梦想是成为伟大的公司,在之前创业到成为独角兽以至今天的超级独角兽,小米都已经实现。但在其上市后,原先的生态链基因还能否帮助它成为更为强大独角兽,也是存在未知数。
平安好医生:扎根互联网医疗,背靠大树优劣互现
相比虎牙和B站,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好医生正式上线仅仅三年多,这项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方向的业务创造了比较快的上市速度。据平安好医生披露的信息,平安好医生在线服务,如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服务、健康商城和健康管理和互动,与全国约3100家医院以及约1100家体检中心、500家牙科诊所及7500家药店有合作关系。
从平安好医生的上市招股书来看,截至2017年底,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达1.93亿名、平均月活跃用户为0.33亿名、每日平均约37万次在线问诊咨询。相应的,大量活跃用户的存在也让其营收规模得以快速增长,由2015年营收的尚不足3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18.68亿元。然而在营收与估值快速扩张的同时,平安好医生却处于亏损状态。招股说明书显示,平安好医生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别产生亏损净额3.24亿元、7.58亿元及10.02亿元,经营现金流也持续为负。公司预计2018年仍将产生大额亏损净额,未来继续出现亏损及负经营现金流。
看多平安好医生的机构认为,平安好医生是主要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中少数拥有自有医疗团队的企业,可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医疗服务的专业性、控制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人工智能辅助可保障服务的及时性,提升效率及降低成本。
曾全面关注平安好医生的medicool医库董事长涂宏钢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平安好医生的(一季度)亏损规模应该不会收窄,可能还会扩大一点。同时,行业的竞争格局远没有清晰。”对于平安好医生的护城河,他认为是其背后的平安集团和资本优势。
然而,背靠大树虽然好乘凉,但这同时也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从平安好医生上市招股书来看,2017年公司提供给平安集团的业务收入占比为46.4%,而提供给其他客户的占比为53.6%,这意味着平安集团对平安好医生的业绩贡献近半。平安好医生自己也表示,目前仅与平安集团合作。如此也就意味着,一旦失去平安集团的大力支持,平安好医生的经营规模和业绩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就存在很大疑问,或正是这种担忧,让平安好医生在其上市后的第二日就破发,目前报价仅为49.3港元。
对于平安好医生而言,目前最大的优势是运用前瞻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破解传统医疗痛点,而最大的隐患却是如何解决对平安集团的过于依赖。对于一家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互联网新经济企业,投资者是否能够坚定持有,就在于平安好医生能否在广阔的互联网医疗市场有核心优势、海量用户和成熟商业模式,而这一点,平安好医生仍有很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