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彩综合实践活动课
2018-05-14李振杰
李振杰
梁邹小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在办学七年的时间里以“本真教育”为发展主线,秉承“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的办学理念,以“活动课”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特长活动课”——才艺培养的舞台
“活动课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参与,符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
为了将“特长活动课”常态化,学校将活动作为综合活动实践课纳入了校本课程,每周二下午两节、周四下午一节。活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学年选一次,开学一周之内可以调整。为了推陈出新,每学期的活动内容都有所调整。京剧、茶艺、古筝、油画、国画、十字绣、绳结、绢花等一系列固定的活动都已经开发编成了校本教材。为配合活动的开展,学校还斥资改建了天籁楼、丹青楼、贝尔实验楼三大功能用楼,新建了舞蹈房、跆拳道馆、森林音乐教室等现代化设施,为“特长活动课”提供最优质的场地。
作为校本课程,“特长活动课”已形成了完整的考评制度,实行阶段性验收和综合考核。表演队每月有两到三次评委打分,加上元旦、六一等演出,得出学期总分;手工队则是每月交一次作品,由老师给出等级,每月的等级合起来就是期末等级。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特长展示节”,给孩子们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每次“展示节”,所有的家长都会到场,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目标。为了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科技活动课”——灵动思维的源泉
《教育规划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都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的“特长活动课”偏重于艺术,而“科技活动课”更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有研究指出,我国的小学教育培养了大部分优秀的女同学,却忽视了对优秀男同学的培养,“科技活动课”可以吸引更多男同学的兴趣。于是2008年又開办了“科技活动课”,并也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技活动课”主要以 “小课题研究”和“科技节”的方式展开。科技活动课里有植物百科园、趣味化学、车模、航模、船模、机器人搭建、机器人编程、工程挑战机器人等近20个活动队。除了丰富的“小课题研究”,每年的“科技节”更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节日,气象万千的活动让孩子们如痴如醉,许多孩子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收获满满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技活动课”和“特长活动课”一样,课程设置、场地、辅导老师、评价等一切规范有序。“科技活动课”的硕果也颇为丰富,学生的电脑作品多次获全省一等奖;航模和机器人代表队多次站到了全国和全省的领奖台。
三、“机器人教育”——科技活动课中的奇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信息技术部主任苗逢春说过:“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是最具持续发展潜力的中小学信息技术领域之一。”我们根据上级有关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件精神及学校的师资、设施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开设机器人课。二年级开设初级机器人课程——机器人搭建。在这里通过带领学生完成搭建各种各样的房子、健身器、独轮车、简单电路、投石器、创意小车、机械宠物等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初步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进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引导他们的科技创新兴趣,使得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创新思维方法,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同时,通过一年的学习,他们还将学会一些基础的科技创新知识和技能,并能利用这些技能来影响周围的生活。在四年级开设中级机器人课程——机器人编程。这里学生可以给自己搭建的机器人安装上动力,通过控制器和电脑相连,并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动起来,达到自己想让机器人做到的动作。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科技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科技创新激发有更多的积累,学会用创新技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二年级和四年级的机器人课程每周一课时,通过定目标、定计划、定科室、定辅导老师、定验收等措施,让机器人课和语文、数学一样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开设机器人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的“科技活动课”中的机器人活动小组则为机器人课程深入实施提供了课外延伸和有力补充,也是我们机器人课程的高级阶段。现在我们的机器人活动队有FLL工程挑战、场地任务挑战、太阳能机器人、创意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项目。在普及机器人教育的基础上,这些项目则是由兴趣浓厚、操作和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学生参与,活动之余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目的。活动小组和“科技活动课”活动队一样,每周三节课,有固定的辅导老师和专门的活动场地。
为保证课程实施效果,我们争取社会资金10万元,装备了用于低年级机器人搭建教学和中高年级机器人编程教学的两口机器人创新教室。后又陆续投资20多万元购进笔记本电脑12台,乐高机器人6套等器材用于机器人活动队。为了培养足够的优秀教师,学校每学期都要派出教师多次参加山东省中小学机器人课程培训,目前老师们的理论水平和机器人操作水平都有了全面的提升。为激励、督促机器人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也采取了制度加评价的方式加以管理和引导。作为二、四年级开设的机器人课程,和语数英等学科一样,纳入学校正常的学科评价体系中。通过阶段验收和期末验收,一是评价辅导老师,给予等级评定,纳入期末综合考评,并评优表彰。二是评价活动队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每年的“科技节”更是他们展示自我、大显身手的机会。
通过对机器人课程的有效管理和实施,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机器人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奇的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有一门喜欢的学科、有一个喜欢的领域,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积累的学习方式、获得的精神满足是成长的动力和源泉。这些能力也慢慢迁移到了语文、数学、科学等文化课之中,带动了所有素质的提升,达到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