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管理模式探索

2018-05-14彭智超

今日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管理

彭智超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新媒体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帮助,用不好则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削弱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需要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导新媒体在学生中发挥良性作用,趋利避害。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对于当代青少年的影响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启示。

进入21世纪以来,以手机为主要终端的电子设备进入千家万户,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和肥沃的社会土壤。所谓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等技术层面为支撑,以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以及手机等硬件为媒介,为终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但是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技术也不例外,由于新媒体自身传播及时、内容亲民、信息丰富等特点,年轻人群体受众极其广泛,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也十分深入,因此引导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合理发展是每一所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是高效,使用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这些信息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都是历史上任何媒体都难以企及的,所以新媒体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入的,只有对此类影响进行科学的、辩证的分析,才能对症下药,为高职院校创新管理模式提供服务。

(一)多元文化对学生价值观造成冲击

互联网使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的特点进一步放大,无论实行多么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互联网总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观念、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信息传播到广大受众中来。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社会上思想和行为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天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的好奇心,往往对于形形色色的信息不加甄别地接受,学生在反复获得感官上的刺激之余,其价值观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引导”了。在新媒体如此巨大的渗透力下,高职院校直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绝非易事,新媒体在这方面进一步拖慢了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脚步,稀释了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挑战传统管理模式的权威性

高职院校传统的学生管理都是通过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摆事实、讲道理或者个别谈心来进行交流,这种管理方式直接具体,针对性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无论在教师眼中,还是在学生眼中,这种管理模式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暴露无遗——对教师而言,传统管理模式费时费力;对学生而言,教师面对面的管理会阻碍学生意见的表达。除此之外,传统管理模式过分突出了学校管理人员在管理模式中的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如此一来凡事只能上传下达,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与管理人员的“敌意”,既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友好相处,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改变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

新媒体对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是全面的,从衣食住行到获取知识,新媒体的身影无处不在,因此传统的学习生活方式收到巨大冲击。学习上以阅读为例,电子化阅读正在逐步取代纸质阅读,一方面,学生的阅读效果可能会收到影响;另一方面,电子产品的辐射性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养成电子阅读习惯的学生而言尤其严重,良好的閱读习惯需要学校正确引导。生活上以购物为例,购物软件和移动支付软件的普及使得学生网购成为热潮,但是网购本身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等风险,可能侵犯学生消费者的权益,而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维权意识普遍不强,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侵权事件。以上两例只是新媒体改变学生学习与生活方式的冰山一角,但是可以从中看到,这种改变既有利又有弊,增加了高职院校管理学生的复杂性。

二、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创新管理模式的启示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和全面,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信息分享和发布的服务,还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首先,新媒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必然有顺应时代的先进之处,可以被高职院校用以学生管理;其次,新媒体对学生管理的影响已经显现,为高职院校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从以上两个角度切入,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提高管理人员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的普及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还没有哪一代人生来就在具有良好新媒体氛围的环境中成长,这就使得新媒体素养的提升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必修课”。只有提升学生工作者与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才能促进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进一步应用。要想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对新媒体有科学、深入的认知,反观当下的高职院校,高龄教职人员等特定群体往往不愿意接受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甚至因为忠于传统管理模式而排斥新媒体,这种现象与新媒体在学生中的普及度产生矛盾,不利于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了在新媒体对学生管理的影响中占据主动,管理人员必须主动接纳新媒体的存在,并身先士卒地挖掘新媒体的利与弊,自身先成为有较高新媒体素养的管理者。

(二)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之一就是管理层对学生强制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无法达到使学生“心服口服”的效果,更堵塞了学生反馈意见的通道,不是一种健康的管理模式。实际上在管理学中,自我管理、朋辈教育都是科学的管理方式,即学生本身就是管理的主体,可以进行自我反省和互相监督。基于此,可以在学生群体中挑选具有一定的新媒体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组建学生管理团队,团队通过新媒体向广大学生及时传达准确的信息、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观点,同时收集学生诉求,作为学生向校方反映意见与建议的桥梁。学生管理团队一旦组建成功,将对整个学校产生广泛影响,因此要保证该团队的工作水平,增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网络交流能力, 并能够对学生的手机媒体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学生QQ群、微信等媒体中出现的异常动态,通过紧急预案实现对紧急情况的快速处理,避免事态向恶性方向发展。

(三)打造优质新媒体传播内容

新媒体是一片开放的自由空间,尊重每一个主体的发言权,所以高职院校完全有可能在新媒体平台中建立学生管理的阵地。当前绝大多数院校都有新媒体平台,常见的有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但是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院校未能很好地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无法发挥新媒体的特有力量,未尝不是一大损失。以教学管理为例,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将音像、图片等拓展资源引入课堂,既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学生工作管理为例,校园通知可以一改往日从学校到院系到班级再到学生的逐级通知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校园通知更加及时高效,如果辅之以图片、二维码等,可以使学生对校园通知有更直观的了解,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在学生管理中,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思政教育的效果不佳,反而引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反感,这时新媒体可以发挥作用,学校将思政课程资源打造成动画、短片、在线知识竞答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可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三、结语

新媒体之所以能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如此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契合了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兴趣偏好和行为特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这种契合度会越来越高,因此尽管新媒体带给学生大量劣质甚至有害的内容,但是它与学生的联系只会越来越紧密。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问题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既要因地制宜对既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合理改造,更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青少年发展特点,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管理模式创新。( 作者单位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管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