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8-05-14李冰洁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情感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教学。那么怎么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有效呢?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语文教学重在“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在朗读中,学生能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朗读的功效,重视学生的“读”,让课堂上充满朗朗读书声。如在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中,我一次次的让学生读,而且要求读出层次,默读,读出大意;个别读,读出自己个性的感情;补充资源读,读出作家的感情;读出人物的特点,加上动作读,直抒胸臆,感情推向高潮。其实语文课就需要这样让学生一遍遍的读,加上老师的引导和启发,文章就学透彻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让学生从“读”中获得新知、从“读”中获得感悟。

二、语文教学重在“品词析句”。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品词析句。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品词析句呢?品词析句的方法有哪些?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1.品词析句的方法

品味词句的方法很多,在面对不同的品析对象时,方法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包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关键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意思、情感。

2.品词析句在阅读教学中要达到的效果

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努力使学生明其义,品其味,悟其情,学其法。

3.品词析句应自然地融入于阅读教学过程中

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亮点和闪光点的品词析句很重要,但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能是一部分,对词句进行过多的品析就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了。因此,教学中教师还应 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在必要的地方切入于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品析 的地方往往因人而异,品析的深浅也各不相同。教师应有足够的教学应急机智,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优美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好多同学都找的到了“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到作者将草原比作是绿毯,谈到自己的想象“草地是毛茸茸的,蓬松松而又软绵绵,而羊毛也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我就趁机指导,大家认为作者哪个字用得最为巧妙。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绣”字比较好,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随意的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这块巨幅绿毯上的图案在不断的变换,真是美极了。我很高兴地感觉到学生们已经领会了句子的意思,品味了 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了句子表达的情感,学会了借景抒情这种表达方式。实现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语文教学还要重视“圈点批注、读写迁移”。

语文,是我们所有学科中最具魅力的学科之一,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把语文课的魅力体现出来。我认为还要在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上下功夫。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过圈点批注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效果颇佳。例如:学习《匆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我让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学生通过细细品味,讨论交流,圈点批注,真正体会到了时光宝贵,应该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所以,除了在圈点批注上下功夫外,还要在读写迁移上努力,突出“写味”。尤其要注意的是想方设法把“写”挤进课堂。如拟定一个标题、概括一段意思、新的结尾等。我在教授《一夜的工作》一课时,让学生根据插图,想象总理工作的情景,引导学生,此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想对总理说些什么?此时,学生想到了《温暖》中周总理紧握清洁工人的手,《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亿万人民群众的悲痛、依恋,《一个降落伞包》中总理鼓励小扬眉…….有的学生动情地说“总理,您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每天日理万机,夜以继日的工作,真让人感动”。有的学生甚至在诉说中还提到了《周总理的睡衣》。教師正是发现了这篇课文内容潜在的独特性,巧设读写迁移,唤醒了学生以前的语文积累,将学生的思维向度引向了学过的语文课文,使的这一课的教学别具风格。

语文课例大多是文质精美的文学作品,里面充盈着作者丰富激荡的个人情感。教师应积极营造诱发情感产生的情境,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生成学生情感的共鸣,激起学生心灵的震颤,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例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首先在连环投影和惋清的音乐背景下范读课文,朗读结束后,教师又在音乐的伴奏下添加了声情并茂的解说词。激起了学生对小女孩遭遇的同情,不觉潸然泪下。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当你亲眼目睹了小女孩悲惨的死 去时,你不想对小女孩说点什么吗?学生动情地说:“小女孩,你太可怜了。假如你生活在我们身边,绝不会让你这样的死去。”“小女孩我们和你相比,我们多幸福啊!在家有父母的疼爱,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教师抓住“比”字继续引导:“你谈得很好,能拿自己与小女孩比,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写下你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学生含泪水完成了这篇习作,一颗颗善良纯真的童心跃然纸上。抓住情感因素,外化课文蕴涵的情感,进行读写迁移,使学生在写中净化情感,升华了思想。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追求。那么就让我们在平凡的每一天,每一堂语文课,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上出“处处皆语文”的学语习文课。让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李冰洁 《语文教学应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城中心校东留小学

李冰洁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城中心校东留小学 电话:13038047910

猜你喜欢

情感
体会审美的情感等
情感
台上
情感体验
基于情感特征的用户聚类分析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我的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真挚的情感,动人的细节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