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会计价值分析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渠道

2018-05-14郑晓雰

今日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会计信息财务会计

郑晓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依靠主观经验已经难以对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作出准确的评价。管理会计也被称为企业分析师,其可通过财务数据准确提炼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对应的改进策略。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诸多不同,在企业内设立管理会计,不仅要增加人员开支也需要构建出配套机制,因此其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较为有限。同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也存在相通之处,利用科学的手段将二者有效融合,不仅可以降低会计成本,也可使会计价值在相互促进的机制中得到提升。

一、会计价值分析的主要特征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利用记账凭证与财务报表,统计、审核、监管经济活动的行为。而会计价值的定义尚不明确,通常情况下,是指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的对应时间是否满足经济部门的需要。例如,在工资结算前,会计部门必须制定出相对应的财务报表,以满足工资结算的需要。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只有满足这一要求,会计工作的有效性才可得以体现。例如,在税务申报的过程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决定了企业的纳税额度,并承担了对应的法律责任。有效性是指会计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是否满足经济部门的需求。例如,企业需要某区域、某阶段的销售报表,但会计部门只能提供该地区的年度财务报表,这一问题可被视为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不足。会计价值分析可被理解为依据以上三项内容对会计信息进行评定,并融入管理成本、持续发展等多方面考量的分析过程。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主要差异

(一)对于信息的分析方式不同

分析信息,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同职责。但具体的分析目标、分析内容以及分析方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财务会计的分析目标是统计出完整有效的财务数据。在财务会计分析认定前,企业内的任何财务信息都可被视为未加审核的不准确信息,其所带来的问题也可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加以弥补。而经过会计认证的财务数据则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效应,并被认定为企业认可的财务数据。财务会计的分析内容主要是各部门上报的财务数据,部分企业也需要会计人员主动统计这部分数据。再有财务会计会以数学视角分析相关内容,并将审核、统计作为主要手段。管理会计的分析目标是企业的成本控制与运营问题,其负责对象是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同时管理会计不可能对财务数据再次做出统计,因此其会依据财务会计提供的报表分析相关内容,对部分重点数据其也会进入到基层重新收集。管理会计的分析过程,主要会应用经济学工具,并将其与实践经验相对接。

(二)工作标准存在差异

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真实性,是评价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通用标准。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各项标准所指定的具体内容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时性的标准,就应充分参考企业需求。企业的财务数据都具有对应的发生时间,以这一时间为基础,叠加合理的会计工作时间,就应被视为符合及时性要求。而对于管理会计的时间要求通常较为宽裕,以季度为时间单位对企业内部进行评估,是较为常见的工作模式。再有,评价财务会计信息有效性的标准通常较为明确。在相关规定以及约定成俗的基础上,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就可视为会计信息的有效性。而管理会计则需要在缺乏固定标准的情况下,寻找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而该措施的有效性只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还有与事实相符,可被视为评价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标准。而评价管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相应标准则难以制定。

(三)管理机制存在差异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在企业核心部门领导下开展的工作。但依据我国的现实环境进行分析,二者之间的管理机制,仍然存在极大的差异。财务会计通常是我国企业的核心员工,其不仅掌握着企业的关键数据,也会涉及到资金流动、税务申报等工作。因此,财务会计通常可受到企业的礼遇。部分私营企业甚至会参考血缘关系,安排财务会计的人选,以提高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因此针对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较为稳固。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是认定企业的运营问题与投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工作设定对相关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鉴于此,多数的管理会计是具有专业背景的财经人士,其分析工作也可得到企业高层的支持。但在我国的企业结构中,管理会计与行政管理部门或企业经理的部分职能严重重叠,当管理会计的建议与其他部门相重叠时,其作用将受到质疑。当管理会计的建议与其他部门相冲突时,其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这一问题,将对管理会计的工作机制带来了诸多挑战。

(四)考核机制存在差异

考核机制是评价会计工作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环境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考核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财务会计的考核较为明确,通常情况下只要准确统计相关数据并严格管理各部门的财务支出,就可被视为合格的会计人员。例如,零售企业的会计应当详细统计各类商品的销售额与对应成本,并进一步审核采购等部门的财务支出。只要获得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数据,就可被视为符合标准的工作结果。但针对管理会计的考核较为复杂。首先,行政部门会对其日常工作展开评估,已確定其工作的积极性。其次,管理部门会对其提供的具体建议开展审核,并以可行性为准绳衡量管理会计的工作成果。最后,管理会计的建议将被转化为企业战略,并在宏观层面得到落实。而落实过程与相关结果都有可能成为考核管理会计的主要依据。

三、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路径

(一)共建信息共享机制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会依据企业的财务数据开展工作,因此双方的主要融合路径存在于数据层面中。在促进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应当为其打造数据共建与共享机制。共享是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可相互使用彼此的信息,共建是指双方共同为企业收集信息,而共享与共建可在统一的平台中实现。例如,企业可在各终端部门设置信息采集系统,通过该系统散存与各部门的数据都将被收集到会计部门的数据库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可依据自身权限,同时使用这部分数据,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企业的数据收集系统,通常会存在遗漏,这一问题将降低数据库的应用性,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将受到影响。而管理会计可利用自身的工作性质,深入到基层收集数据,从而实现数据共建。在这一机制中,财务会计将为管理会计提供基础性数据,而管理会计可对企业数据作出完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都将得到加强,而管理成本却将下降。

(二)统一信息发布标准

存在差异的信息使用标准,是制约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的主要因素。在改进的过程中,企业可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财务数据库,并依据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需求,制作针对性的财务表格。例如,企业可在财务会计常用数据的基础上,增加管理会计的需求项目。通过这样的措施,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将得到提升,而由于使用了统一的数据平台,其所带来的管理成本也不会大幅提高。同时数据库可依据会计准则制定统一的使用标准。例如,数据库可及时收集到当日的有效信息,而管理会计或财务会计可依据自身的时间要求,随时索取相关数据。并且数据库应针对不同的用途存储多种表格,使用者可依据自身的需求,通过指令化操作生成对应的财务报表。在这一过程中,财务数据将以统一的计量单位显示,不同的关注点也可得到满足。会计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将得到提升。

(三)完善会计管理机制

会计工作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因此其需要在适合的管理机制中开展工作。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存在诸多差异,二者的工作难以有机融合。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的领导部门可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整合为统一的部门。在该部门中,大体可分为三类岗位。其一是由普通会计人员组成的基础性岗位。此类岗位负责会计数据的统计与分类,并为分析工作提供支持。其二是由财务会计人员组成的实务处理岗位。该岗位主要负责企业的会计实务,例如财务管理、报表制作以及税务申报等。其三是由管理会计组成的财务分析类岗位。此类岗位与管理会计的职能相对应。通过这样的设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将得到相同的底层支持,成本也将得到节约。

(四)通过融合考核机制提升会计价值

考核机制是评价会计工作的重要因素,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考核机制存在较大差异,二者之间的融合存在一定难度。针对这一问题,管理部门可在保持考核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将考核主体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督促的考核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管理会计会对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自身的需求对其进行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可融入针对财务会计的考核内容。例如,对相关数据再次确定,对信息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等。同时财务会计通常会依据固定周期统计企业的财务数据,例如月報表、季度报表等。在统计这部分数据的过程中,其可对不同周期的数据进行排列,以体现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经营变化。通过这样的措施,管理会计所提建议的有效性将得到清晰体现。

四、结语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渠道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信息层面进行融合,二是统一双方的工作标准,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四是促进相互考核。通过有效的融合,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与真实性都将得到提升。同时在这一机制中,会计工作所产生的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作者单位为保险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会计信息财务会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3)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