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2018-05-14谭书灵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运用分析

谭书灵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为音乐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小学教育时期,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方向,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熟练掌握更多的歌唱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受到音乐渲染与熏陶,可以建立起高尚的情操观念,明确未来的学习目标,走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生道路。获取到信息技术的支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进而体现音乐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策略 运用 分析

网络时代已然来临,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创了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全新格局。如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全能型的建设人才,引导中小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体验成长的最大乐趣,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课堂结构,展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提升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这是广大音乐教师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给予学生动态的学习机会,可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打消学生的成长顾虑,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综合素質与综合能力得以双向发展。

一、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第一,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影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并未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甚至由其他任课教师同时兼任,他们难以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要点,因此导致音乐教学质量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第二,学校管理者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程度不高,没有组织音乐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多媒体教室尚未真正构建起来,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

第三,单一固化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与厌学心理。

第四,音乐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使用频率不高,课件资源不够丰富,学生认知的少,学习质量与学科成绩自然难以得到明显进步。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是音乐教学的第一步。信息技术给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力量,也给小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音乐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音乐眼界,能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在讲解《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有关“教师”“感恩”这些主题的歌曲,扩大学生的音乐作品欣赏量,提高其音乐素养。

2.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学校应该给音乐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培训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学资料,使用ppt、Dreamweaver等软件制作课件,熟练操作计算机、视频展台等多媒体设备等。教师自己也要顺应信息发展的变化,业余时间提升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能力,使自己在课堂上可以熟练操作信息设备。以《草原上》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通过操作多媒体帮助学生深化对音乐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接触过民族风格的音乐,要正确理解这首音乐要表达的内容,就需要让学生对于音符、音色、旋律有所感受,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对辽阔草原的画面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用多媒体对本首歌曲的音色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音色所表达的不同思想内涵,构建网络音乐情境,实现音乐知识和音乐技术的完美融合。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还可以用与音乐内容相关的图片配合音乐,结合使用视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当音乐播放完毕,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游戏活动,将音乐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学生通过游戏学习音乐知识,还可以深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3.更新师生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观念认为音乐课不重要,在学校里要么被其他课程代替,要么上成简单的唱歌课,教师只是口头讲授,学生死板地接受,还有就是学生专注于文化课,很少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课中。在此,必须更新学校师生教学理念,明确音乐在素质教学中的重要性,发挥基于网络的音乐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特育人效果。学会用拿惯了粉笔的手点鼠标,用写惯了教案的手制课件,把多年习惯的一支粉笔写古今、一块黑板种春秋的传统做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使用现代化的智能工具,例如在视频展台连接投影仪展示课件,利用网络课程、网站教学,用超前的行动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时代的脚步。

4.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信息技术可寻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生动、活泼,但是,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切不可滥用,因为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它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与作品产生共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离不开丰富的情感外,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种受感染的氛围,使他们置身于某种情境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启发学生注意聆听乐曲中模仿乌鸣的声音和力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想象出不同早晨的景象,进而让学生创造出苗岭早晨的音乐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和苗族音乐的特点,再将简单的创作技法介绍给学生。即兴创作之火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结束语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让学生既能感受到音乐的精髓,又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将音乐的知识、理念与唱法传授给学生,是一名音乐老师当前最大的挑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学会使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更需要学校与音乐教师切实采取策略,创建优良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更新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刘继业.信息技术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音乐天地,2017(07)112-113.

[2]唐延艳.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6(10)229-230.

猜你喜欢

中小学音乐运用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浅论动画音乐进入音乐课堂
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