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初探

2018-05-14廖琴芳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

廖琴芳

【摘 要】在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之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增强了法治观念。但是当前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模式落后,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优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学习主动性 培养 策略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不是只看他们考试成绩的高低,更加希望学生能够实现健康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学科,但是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如果运用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那样的教学效率会很低,新课改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不管是道德领域还是法治领域,都存在极大的广博性,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显然无法满足课堂教学任务。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性,对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初中学生提前接触大量社会,构建起自身的认知体系,并且也更强调学生自身的个性化理解,所以如果单纯地通过说教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很多老师不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只是单纯进行课堂知识讲解,不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不利于帮助初中生构建自身健康的道德与法治认知体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策略

1.实施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活化教学模式,开展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师单纯的用书本进行讲授,很难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获得的精神震撼和启发也不够多,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历史英雄人物,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展示,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可以通过观看爱国影片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这一爱国精神的认知程度。再比如在进行“环保和资源节约”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故事大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准备关于环保和节约的小故事,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然后让同学进行特色点评,從而形成深刻的印象。另外,环保知识竞赛、诗歌朗诵等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有效教学模式,而且具有成本低、容易实现的优点。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多组织学生到纪念馆等场所进行实地学习,同时可以参与社区服务、养老院慰问等多样活动,提升教学实效性。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前讨论思考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前置,在课前就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让学生对知识提前了解,通过大家课下的讨论,提前思考问题,从而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而高效解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生命的韧性”时,教师就可以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内容,互助配合,把能搜集到的关于古往今来的励志的名人典故进行整理,最终形成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节省了课堂上查找资料的时间,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重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疑问的解答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准确找到自身位置,并且通过解决自己的问题,发挥自身作用,强化自身和集体的荣誉感,进而激发深入学习的动力。

3.坚持问题导向,吸引学生自主深入探索

教师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课程引导,通过科学预设问题,吸引学生自主深入探索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举例来说,在教学“别把尊严丢了”时,教师可以围绕“如何保护我们的尊严”这一话题,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讨,这样的现实问题,每名学生都应该有过现实体验,也都有自身的思想困惑,对于这样的重点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设计,可以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要注重对于效果的评价和指导,对不同的学生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在以后学习的时候加以注意,同时学生个人也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并积极向老师同学讨教,进而提升自学能力。

4.结合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与时代接轨,在教学中应该加入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道德与法制教学不再是条条框框,不再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说出内心真实想法,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老奶奶在马路上摔倒,该扶起还是匆匆走过?”讨论时教师还要把握好方向,最终使沉闷的课堂更加生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结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运用更为趣味性、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其逐渐建立认知体系,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真正把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邱凡英 .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德育工作[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05):165.

[2]赵成龙 .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9):172-173.

[3]幸碧慧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读书文摘,2016(20):134.

[4]何文婷 . 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7(05):30-31.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