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
2018-05-14李国
李国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数学习题解答的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良好学习习惯、书写习惯,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进步,那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死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现状,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出发,合理制定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下文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现状和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现状 策略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能熟练的应用各种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问题解答,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解题效率,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数学解题教学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从而在提升学生解题兴趣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进步,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状况
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受到应试教育制度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教学的过程中,仅仅让学生对数学习题进行直接思考,之后直接公布数学答案,并为学生讲解解题思路,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盲目的追赶课堂效率,却忽略了学生对数学解题方法的掌握,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不仅如此,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模式化记忆,对课本的记忆多停留在固定的公式上,不能有效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师教学形式单一
单一的解决问题教学形式,会严重降低學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枯燥的进行公式的记忆并进行习题的解答,学生若是记忆不住数学公式和概念,则严重影响学生所答习题的正确率,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越来越不积极,思考越来越缓慢,使得教学不能有效进行。
二、如何解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点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方法教学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掌握好的教学方法,要采取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深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实践。从实际教学情况中我们看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忽略教学方法的选择,觉得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是让大家多做题,从习题习练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升。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小学生还不具备十分完善的知识体系,自身的认知能力也十分有限。他们还不懂得如何从大量的习练中进行有效知识的梳理与归纳,进而提炼出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因此,往往经过大量的练习题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是得不到提升,同样的问题还是会再出错。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要指导大家更好地从习练中进行归纳与梳理,进而掌握一些好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与技能。以下述习题的教学为例:小华和小明都买了一本100页的故事书,小华每天看这本书的1/10,小明每天看20页。问谁先看完这本故事书?不少学生读完题目就会直觉地推断是小明先看完这本故事书。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凭借直觉去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并且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问: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即使学生想出的方法不一定正确,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而要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教学,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合理创设数学问题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解题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应重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更符合当前小学生年龄、实际生活等各个方面,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定:第一,对于小学数学问题的设定,其设定的问题必须是小学生常见的,才能将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合理有效地应用,例如:买菜问题、行程问题等构建情境,比如两辆车从相距10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甲车的速度为8000米每小时,乙车速度为6000米每小时,试问:多久后两车相遇?创建具体的数学教学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兴趣。第二,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教师应合理掌握好时间,不能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长时间讨论。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思考问题,不要把精力应用到其他地方。第三,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
3.数学教学生活化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想要进行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学,教师就需要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严格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活动,并将所学数学知识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生活当中。例题:有一堆含有80个的苹果篮,当吃掉2/5的苹果时,篮子中还剩多少苹果?一般来讲其算法列式为:80-80×2/5=。采取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兴趣,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数学教学手段,合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并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还需要合理教授学生解题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颜平.渗透的是策略 孕育的是思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5(20).
[2]梁芳.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4(18).
[3]黄春霞.聚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四大争论”[J].小学教学参考. 2013(Z2).
[4]丁国忠.数学应用:对应用题的超越――对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应用”编写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