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提高计算练习的有效策略

2018-05-14尹管仲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尹管仲

【摘 要】计算练习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计算教学的质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提升计算练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数学计算练习质量的提升助力。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提升小学数学计算练习有效性的措施,旨在提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有效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主要依靠大量的习题练习,尽管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是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课上时间和课余时间,相对来说教学效率较低。基于新课改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计算教学活动中应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计算能力培养效率。

一、创设有效情境,做好教学铺垫

情境创设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合理创设计算教学情境,为计算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在计算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主动学习意向,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学习计算的定理、法则,有利于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我带着同学在课堂上用硬纸板制作长方体教具。学生在教具制作完成后,我要求学生单独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并给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面积求得的步骤。学生计算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的两个对面面积相等的性质,学生通过钻研,自己就总结出了“长方体表面积 =2 ( ab + ah + bh )”的计算公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全程参与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演,因而其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记忆十分深刻,在具体的计算中计算效率和准确率也极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强调算理教学,做好算法指导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忽视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指导,学会灵活的运用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如果学生算理和计算方法掌握不扎实,必然会导致其计算能力无法有效形成,最终导致在遇到计算题时,错误百出,计算速度极慢。例如,在多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中,竖式计算是多位数除以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为了突破学生算理理解难点,在竖式计算中,我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小组活动或独立思考,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圈出先后的计算步骤,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算理的同时,学会计算方法。为了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在竖式计算中,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一些竖式计算技巧,让学生学会前两位不够整除就看前三位,同时教会学生竖式计算中商的位置规则,从而提高其竖式计算能力,为日后复杂计算的教学和学生复杂计算题的解题打好基础。

三、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算法,保护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

学生之间由于成长环境和智力水平的不同,在计算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提供助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同的学生,其在面对计算题时计算思路不同,所采用的算法也不同,不同的算法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速度和准确率是不同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计算个性,不能过分强调最优算法,应该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计算个性,养成计算习惯的同时,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算法并了解算法最优化的原理,也就是让学生先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例如,在习题课中,对于题目175×9.5 的计算,A 同学给出了175×9+175×0.5 的算法,B 同学给出了175×10-175×0.5 的算法,C 同学给出了 100×9.5+75×9.5的算法。这些算法都能够帮助同学得到正确的答案,但对于不同的题目,不同的算法其效率是不同的。针对 A 、 B 、 C 三名学生同一题目多算法的现象,我给予了鼓励。但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又给出170×5.6 同类变式题目,同学通过将这道题目和之前题目不同的算法进行归纳,认识到对于 185×5.6 题目,A 同学的算法更高效,对于 175×9.5的题目,B 同学的算法更快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在掌握不同算法的同时,了解了对于不同题目最优算法的选择要点。

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基于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特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应该将计算教学和实际生活充分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从而使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计算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应该多多开展,在这种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以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有效地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拥有更高的热情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小明向妈妈要了 30 元钱去买文具,买了一块橡皮 1 元钱,一支钢笔 10 元钱,一瓶墨水 5 元钱,付完这些钱之后还剩下多少钱呢?这样非常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很好地激发出来,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得到大大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效的计算教学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科学实施教学策略,本文也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教学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占普.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科教育,2015,11(02):125-125.

[2]吴文琴.抓住学生差异,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差异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32(16 ):108-110.

[3]姜小平.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若干问题分析[J].考试周 刊 ,2014,34(56 ):95-96.

[4]刘文胜.立足教学实践 ,完善教学模式[J].新课程(下),2014,52(05):,172-173 .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