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讨
2018-05-14吕凤燕
吕凤燕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能力,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文章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部不仅仅是对书本上相关语文知识的传输,更加着重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教学着重思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转变,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当前小学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新模式 小学语文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阅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就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能够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体现出来,着重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涉及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彻底从传统的教学中挣脱出来,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把握文章,在阅读当中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塑造学生全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模式探究
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背景下,着重探究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通过这种新模式的探究,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开展小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当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边探究边阅读,在阅读当中进行探究。也就是学生在阅读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自读自悟、表达创造进而感受和产生新的知识,最终通过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在阅读当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作者的情感,实现共鸣。
2.自主性阅读
自主性阅读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摆脱传统的生硬死板教学模式的方法。通过自主性阅读模式的开展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阅读当中,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言堂以及机械提问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更多的阅读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让学生真正的成为阅读的主人[1]。
3.综合性阅读
综合性阅读能够有效解决学生长期单一、片面的阅读所带来的局限性,综合性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当中走向社会走向科学、走向人生、走向历史、走向未来。在阅读的世界当中体验生活、品位生命,在阅读当中探索发现,从而构建学生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探索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
教学不单单是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的综合实力都能够得到提升,根据这一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就要全面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新的小学阅读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构建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所谓的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让某一位学生或者是全班学生整体朗读一篇课文,朗读完之后就算是完成了阅读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千篇一律,而且枯燥死板,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了一种固定化的模式,更不能够在阅读当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课文当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要想更好的实施阅读教学,教师就应该创新教学新模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情境,在情景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情景元素来引导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积极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构建阅读情境,通过的多媒体的声音、图像或者是视频的方式,构建一个有声有色的阅读情景,在这个阅读行进当中,通过背景音乐的导入或者是相关应景的图片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人声朗读实现阅读的情感抒发,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感染,从而更好的实施阅读教学。
2.熟读成诵,专心研读,感悟文章
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融入文章的情感当中,和作者的情感实现共赢,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专心研读,要在阅读当中,专注到课文中寻求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学生在阅读当中感悟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在至与行间当中,寻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通过对文章中的遣词用句品味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感情,达到对阅读领悟的至高境界。
三、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能够挣脱传统的、普遍的、统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有效发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的人文学科,它的教学目的和作用主要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语言结构和语言知识,能够真正的利用语言工具来服务于自身的生活。在阅读当中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认知特点和学习状态开展阅读教学,包括对阅读当中的理解,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像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充分说明在阅读当中一定要实现阅读的个性化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学生没有思想的禁锢,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当中根据自身的理解和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自身的理解[2]。
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一些不同于大众化的见解更要赞赏和推崇,并且要引导学生到课外阅读中,从课外阅读当中,找到更多的符合自己价值观和思想需求的阅读文本,从而实现小学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结语
小学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相关教学工作者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小学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平.电子白板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数字教育,2015,
[2]李昌斌,孙室书,丁波.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一条新路——小学语文“学·教·练”教学模式的探索[J].山东教育,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