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型本科毕业生到基本工作问题的探索

2018-05-14闫晶

科技风 2018年34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问题与对策

闫晶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时期,整体经济形势稳重求进,就业问题也是如此,每年我国都有几百万的应届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中,其中不乏有大量的应用技术型本科毕业生,其中作为应用学科的毕业生,愿不愿意去基层工作,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过程中成为每一个应用技术型毕业生所要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应用技术型本科毕业生到基本工作问题的探索,探讨当前应用技术型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毕业生;基层工作;问题与对策

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贯彻落实高校扩招政策,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教育机会越来越平等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的大学毕业生也感受到了严重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应用技术型本科毕业生,这些就业人群相比较接受过进一步深造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理论方面不够扎实,相比较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又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为此,当其接受四年高等教育、面临择业的时候,理论不足,工作经验不够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两大难题,这个时候去基层工作,一方面用基层的工作经验充实自己在理论方面认知,另一方面使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认识的更加深刻,总之,通过去基层工作,可以使毕业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让理论去指导实践,让实践去内化理论,但是就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型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践探索来看,依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应用技术型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应用技术性毕业生更好的去基层工作提供相应的意见建议。

1 我国应用技术性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足

目前应用技术型毕业生在对应用型技术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将近50%的应届毕业生正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都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大企业,而对于一些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地区持有排斥态度,他们认为自己接受了四年的专业教育,理应到更高的平台去施展拳脚,而不是到车间去见习或者到基层地区去干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仅有20%的技术性毕业生愿意去基层接受锻炼,这部分认为,去基层工作,可以使其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弥补自己经验不足的劣势,为自己以后更好的人生规划奠定基础。

1.2 客观条件不足

当前,技术型毕业去基层就业除了受到自身认识不足限制外,还受外部的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基层普遍存在编制不足问题、经费紧张问题、专业不对口问题、住宿难和找对象难等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政策的指引下,做好了扎根年基层,服务群众的决心,但是,真正深入基层以后,发现自己非但没有足够的条件施展拳脚,而且自身的个人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便打了退堂鼓。除此之外,在一些偏僻边远地区,即使来了大学生,也常因为交通、通信、生活等方面费用高,且岗位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而很快流失。留不住人的现像也很严重。

2 我国应用技术性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2.1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主观能动性

内因决定外因,只有技术型毕业生对去基层工作这个事情认识到位,才能真正的在基层做出一番大视野,为此,在毕业生毕业前夕,全国各个高校在能够保障本校毕业生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政策宣讲,提高毕业生对基层的认识,对基层工作的认识,从而引导更多的毕业生自愿投身到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主观能动性获得的提高,才能不遗余力发挥自己才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高校应把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摆在做好就业工作的首位,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勇敢面对就业竞争,自觉将个人理想实现与奉献祖国建设结合起来。

2.2 多效并举,为毕业生下基层提高多重保障

如前文所述,各个基层之所有留不住人才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基层地区没有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保障。为此,为了更好的鼓励和引导高校技术型毕业生主动到基层去就业,各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比如资金支持,租房保障及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借助这些软实力吸引技术型的毕业生主动投身到基层建设中去。只有解决了技术型毕业生投身基层建设的后顾之忧,他们才不会瞻前顾后,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工作中,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建功立业。

2.3 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目前,技术型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存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其所从事的工作与其专业所学严重脱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民工化就业”,很多技术型毕业生放下身段,投入基层,但是基层所反馈给他们就是和民工一样的生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就业现象,“民工化就业”反映出目前教育体制、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一些隐忧。首先,国家及家庭为培养大学生花费了巨大的成本,如果大学生毕业后用非所学,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其次,“民工化就业”的大学生往往背负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会认为自己多年的努力学习没有价值,长此以往,“读书无用论”将再次盛行。为此,要加大力度推动教学体制改革,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综合所述,当前技术型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除了面临自身思想认识的制约外,还受到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制约,为此,无论是校方,还是我国政府,还是就业者本身,都应当端正态度,采用多种措施推动技术型毕业生积极投身到基层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何仕.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张云燕.普通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课题: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廳课题编号:JRS-2018-1024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问题与对策
做好基层工作档案管理浅析
青春洒基层服务助梦圆
浅谈疾控机构如何践行“两学一做”
创新意识下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