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雨中的体育课

2018-05-14郭浩尚露露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案例体育

郭浩 尚露露

一、案例背景

在现阶段教育选拔制度下,高中学生文化课学习的负担越来越重,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升学竞争压力的加大,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疏导,将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会产生极大的干扰。每年的6月中下旬,高二学生就要面临期末考试,因为关系到高三升学分班,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很重视。在这一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紧迫,模拟考试密度增大,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每周仅有的2节体育课就成了他们释放压力的最好途径。

二、案例描述

这一天,是高二(7)班的体育课。前一节课下课后,学生们早早来到操场集合,孰知天公不作美,刮起了大风。学生开始祈祷:不要下雨啊。课程按照正常的节奏进行着,常规、热身、复习“二过一撞墙配合”,练习射门……可是即将开始教学比赛时,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渐渐地下大了。学生们顿时把“失望”写在了脸上,沮丧极了。看到学生的表情,我也很难过,为了学生的健康,只好带着学生快速地跑回教室。

在教室内,学生们显得很焦躁,好几名男生带着气愤的眼神看着窗外,一时无法投入到学习中。突然有一名叫杜彪(化名)的男生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郭老师,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在说话时,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我。“这种小雨有必要让我们回到教室吗?”他想争取踢球的机会。

“雨虽然不大,但不适合运动,不利于你们的身体健康。”我干脆地回答。

“足球比赛下起大雨,比赛还正常进行吗?”他很快地接上我的话。

“在不影响球运转的情况下,一般是正常进行的。”我脱口而出。

“那为什么他们可以继续比赛而我们不行?”眼看希望就要破灭,他更加急躁了。

“因为他们是专业运动员,踢球是他们谋生的职业,是职业精神与运动精神的体现。另外,他们的运动防护是专业的,比赛结束之后,回到温暖的更衣室,可以立刻淋浴,并有干爽的毛巾和衣物可以立即更换,还有医务人员时刻准备着……”我耐心地解释着。

“那,观众也没有退场的啊!”他的声音突然高了起来,急促了起来。

“他们有遮雨棚和雨衣呀。”我很无奈地回答。

他似乎失去了理智,咆哮着说道:“我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柔弱,我们需要经历风雨!”

我当时惊呆了!真不敢相信这话出自一个成绩优秀而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之口。同时也愤怒了,声音提高了八度:“你们生病谁来负责?受伤谁来负责?学校领导、家长哪个会同意?”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充斥着敌对的气氛。

转眼,到了周四,高二(7)班的另一节体育课。不巧的是,这一天,天公仍然不作美,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整天,老天好像是在故意看我的笑话。这时,杜彪等十几名男生背着包、带着足球,找到了我。他们打开自己所携带的包给我看,里面放着毛巾和换洗衣物等,然后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我沉默了。“好吧,不过还不够。”说着我把保健室的钥匙给了他们,然后联系了学校浴室。

杜彪说:“老师,我们人数还不够,差一个。”说着几个人“不怀好意”地看着我,然后相视一笑。”好吧,教师岂能认怂?我嘱托好班主任,向年级主任说明情况后,便带着十几名血性男儿奔向足球场。

三、问题剖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培养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他们强烈地关注着自己的动机、能力、活动经验,渴望获得教师的关注。我将他们当作笼中的“金丝雀”保护起来,出发点是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考虑,可仔细想想,却让他们的健康或者一些珍贵品质慢慢地流失了。而我作为教师的确害怕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恶劣的天气,不适合运动的天气中,更不敢越雷池一步。仔细想想,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原因如下:

1.高中生学业压力大,没有得到及时的释放。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负担与升学压力,每周仅有的2节体育课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放松时间。有时,这极少且极其宝贵的时间,由于众人皆知的原因,也一时无法得到保证,作为体育教师都没有去守护他们的健康,难怪学生心情急躁地要与教师理论一番。

2.成长过程中内心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处在学习阶段的高中生,都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因为这种品质能让一个人看到自己的行为的变化,变得更加自信、坚强、甚至对别人产生影响,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尊重,从何而产生自豪感,这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然而,坚强的品质却不是自然产生的,它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引导,需要磨炼。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过度保护,缺少锻炼机会,因而他们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想做的事情,内心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3.沟通交流不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出于对教育教学安全和学生身体健康的考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没有讲究方式与方法,没有用心地去倾听学生想法与诉求,行事过于专断,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言語对抗,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

四、主要对策

1.关注学生情感与心理需求,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孩子的感情是绝对不可以轻视的,伤害到孩子的结果只会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倾听,而不是苛刻与批评。”是的,体育教育怎么能离得开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呢?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我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经常会和学生交流,甚至有时会按照学生的需求,听取他们的建议,临时增加或删减一些教学内容,改变一些练习方法。久而久之,我对学生“言听计从”,学生对我“百依百顺”。课堂氛围更好了,学生上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更加积极了,学生体质得到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改善,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甚至还成为了“好哥们儿”。

2.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化解师生矛盾。良好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在本案例中,师生之间出现矛盾后,我调整和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问题。先了解杜彪等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身体状况等,慢慢地与他们取得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耐心地说理、教育和引导,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同时满足学生的合理诉求,最终收获了成功。

3.防患于未然,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品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不能要,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课我们也不能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和锻炼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布置运动场地,营造安全运动的教学环境,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教育即风格之培养。”教师经常会告诉学生要坚强、坚持,可是坚强与坚持的品质从何而来?与其告诉学生“要坚强、要学会坚持”,不如让学生置身于风雨之中,体会雨水打在脸上时的冷风拂面之感。

五、反思总结

一年后的寒假,我接到一个电话:“老师,我们在足球场等着您呢,抓紧过来吧,别忘记带毛巾和换洗衣服。”听着电话,我看看外面,天气不错啊。我不禁笑出声来:“杜彪,是你小子吧?我马上过去。”我换上了足球战袍和战靴,和学生们踢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比赛结束后,我们都围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畅谈大学期间的趣闻轶事。突然,杜彪说:“老师您还记得我们争论后在雨中踢球的那节体育课吗?所有的课中,这节课给我的印象最深,永生难忘。我在大学期间学习或者兼职遇到困难时,总是会想到风雨中的自己,觉得自己是个男子汉,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也是!”“我也是!”旁边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附和着。

一场风雨中的足球教学比赛竟让学生永生难忘,收获了运动过程中所带来的人生最有价值的情感体验。在高中阶段,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际,渴望通过体育运动挑战自我,释放压力,缓解紧张的情绪,这是他们的合理诉求与需求。作为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以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适度开放教学空间,站在一边为他们保驾护航、加油呐喊,欣赏学生们在运动过程中展示生命的顽强与灵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愿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真诚期待学生能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有勇气經历风雨、有毅力克服困难、有意志挑战自我。

特邀上海施利娟老师评析

“麦田”守望者

该篇案例体例规范,要素齐全。以往的案例更多是以“描述+分析”加以呈现,本篇案例从“背景+描述+问题剖析+主要对策+反思总结”展开阐述。案例内容涉及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作者对学生表现的现实问题进行多元剖析,并制订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从小处入手,辛勤的耕耘着学校体育的“一亩三分地”,并励志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众所周知,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当下,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使学生们承担各种心理压力,也出现了许多与当今社会不协调的现象。

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能坚守体育课堂的阵地,首先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有减压的实践和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减轻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其二,引导学生学会将压力自我迁移,分散注意力,进行自我调整;其三,该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和学生一起进行足球比赛,为学生减压,使之感到无压,又称为学习的积极迁移,从学习的横向迁移到学习的纵向迁移,从而释放压力。应该说我在反思总结里的那句:“老师您还还记得我们争论后在雨中踢球的那节体育课吗……”一场风雨中的足球教学比赛竟让学生永生难忘,收获运动过程中所带来的人生最有价值的情感体验,确实蛮感动的,貌似很小的一件事情却让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给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心灵上的共振。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但要上好体育课,还要成为一名善于反思的智慧型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要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及拼搏精神的锤炼。在安全措施保障的前提下,要让学生承受一定的心理练习“强度”,也是一种减压手段;在平时的体育课中,引导学生“叫一叫、吼一吼”,这种外在的形式也是一种减压的有效手段;对许久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有些比较好动的男生会出现“运动饥饿感”,教师若长时间不注意会容易出伤害事故。体育教学中,要加强“挫折”教育,全方位地关注学生情感与心理需求,要善于发现体育教材中的育人价值,确保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

最后我也有个疑惑想与作者进行一个交流,您作为一位小学教师撰写的是高中课堂里发生的案例,我想知道您现在是高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体育课案例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样板案例
体育课上的“意外”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