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参考借鉴
2018-05-14魏祥莉
魏祥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建设经验的分析,可以从物质空间建设、规划设计甚至从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决策支持平臺搭建、规划实施激励机制等方面对成都形成一些好的借鉴。比如对于存量空间,一些已建成的区域,新加坡、巴塞罗那的屋顶花园、绿道建设、针灸式更新等具体做法,都对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有重要启示。
一、坚持绿色发展,以生态优先的建设理念
1.建立系统完善的城市生态开敞空间体系
有着“玫瑰之城”美誉的波特兰,是全美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因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溪流也被称为“河城”。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发展,波特兰市形成了独特而又成熟的城市生态体系。
首先是确立了城市“增长边界”的做法,限制了城市无序蔓延,保护森林和农田。其次先后颁布了都市区绿色空间、绿道、生态走廊、文娱走廊、水域等规划,这些规划将波特兰中心城与城市边缘区的栖息地进行连接。规划和设计邻里绿道,合理开发边缘区的旅游资源,规划了文娱走廊延伸至城市边缘区内部。对开放空间、自然区域集群、自然公园、生态资源、绿道和区域步道提出明确的分级和规定,规划和建立区域步道系统,将人通过慢行系统引入自然的理念,并通过拆除了不少城市快速路和停车设施来增加公园和广场用地。
目前波特兰都市区有着700多个公园,27条绿道,这些公园和绿道构成了连续的绿色空间格局,形成了城市与自然健康连接的绿色空间网络,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户外休闲游憩空间,成为全美城市开敞空间的典范。
2.构建绿色转型发展下的城市功能网络
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通过一系列生态优先的措施来打造“花园中的城市”。
划定绿线,严格管控。确立生态系统和公园绿地的发展目标和原则,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绿地公园绿线,进行严格管控。
设立标准,严格执行。规划每个新镇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每千人应有0.8公顷的绿地指标,并要求在住宅前均要有绿地。目前,新加坡市内占地20公顷以上的公园44个,0.2公顷的街心公园240多个。
绿道串联,主题多元。通过绿道网络将点、片状散布的大型公园绿地以网状形式串联起来;突出多元主题公园建设,利用泄洪区域建设以生态为主题的雨洪公园,通过融入科技和生态节能,打造滨海湾花园等。
注重生态系统的修复。通过“生态天桥”的建设,将被道路割裂的生态区域联通起来,保证了生物自由迁徙的途径。
建立多维立体的绿化景观。推行“打造翠绿都市和空中绿意”计划,通过容积率补偿、绿化屋顶津贴等政策,鼓励开发商在各类项目中利用地面公共花园、屋顶花园、天空廊道和垂直绿墙等多维度的垂直立体绿化,5年增加空中绿化约40公顷。
形成具有典范意义的项目引领。除了随处可见的城市绿化,新加坡还塑造了大型公园和亮点项目引领城市片区发展和特色经济增加点,如被誉为“亚洲中央公园”的城市花园——滨海湾花园的建设,对于成都塑造公园城市的触媒点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体现新型城乡统筹,构建公园化的城乡体系
除了在城市层面构建系统完善的公园体系外,还需要建设公园化的美丽乡村、山水园林特色小镇等。
如南京市高淳区在国际慢城的营造中,以生态山水田园为基底,整合丘陵生态资源的集农业观光、生态体验、吴楚文化、健康养生、慢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国际慢城小镇。国际慢城全长48公里,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0平方公里。以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并明确作为工业不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效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并建成了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一批多层级慢行系统、休闲配套设施和旅游休闲景点。其中48公里“生态之旅”观光道路,尽可能少地使用钢筋混凝土,除了主干道是柏油路外,其它则是土路沙石路。坚持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对村庄的建设功能进行指引,以高品质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吸引都市和老龄化人群。强调绿色生活方式,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以一三产业为主,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是国际慢城八大公约之一。
另外还着力塑造山水如画的乡村风貌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让它变成当地百姓宜居的仙境和大都市市民休闲度假的天堂。有些村庄还建设了传统手工艺街区,设置农家豆腐制作、做炒米糖、腌蒜菜、磨辣椒、制作木工小制品等手工作坊,展示本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发展农家客栈,让游客在吃农家菜、住农家屋中充分体验乡村风情和农家生活。
三、构建共享发展,注重公园的开放性、可达性、均好性
成都在建设中需强化生活在城市中的公园体验,从而集聚人气保持活力,尤其需要注重公园的开放性、可达性、均好性。如在《纽约城市规划:更绿色更美好的纽约》提出投资建设新的休闲设施,开放公园,为每个社区增加新绿化带和公共广场,在2030年实现步行10分钟可到达公园。
新加坡公园绿地系统由区域公园、新镇公园、邻里公园、公园串联网络四级体系组成,其中公园串联网络相当于“道”。经过20多年的精心规划、灵活建设和不断改进,通畅的、无缝连接的串联绿化廊道将外围的区域绿色开敞空间与城市开敞空间连接起来,在高密度的城市建成区提供了足够的场所和空间让人们去尽情娱乐和享受,创造出城市在花园之中的感觉。成功应对了高密度城区建设绿道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对成都高密度建成区的绿道及生态网络建设有一定的借鉴。
在具体建设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是辨别并充分利用高密度城区未充分使用和不经济的土地。为确保绿道网络的连通性,新加坡专门成立了国家公园局领导的工作委员会,包括土地管理和实施等主要部门的代表,解决技术及执法问题,简化相关手续。对建设过程中的跨部门高效合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是绿道规划建设考虑多种功能,如休闲娱乐场所、替代性的交通通道、动植物的自然走廊、有用的教育资源等,强调实用性及灵活性。
三是积极有效地争取基层公众的支持,多渠道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并吸收国际上相关研究及实践经验而不断改进。
四是关注绿道生态效益、保护多样生境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增进公众对自然的了解和情感。增进公众对自然的认知和喜爱度,也是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景观协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一。
四、实现多元宜居,塑造公园化的城市风貌
公园化的城市风貌作为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美丽怡人的城市景观风貌,承载成都的人文特色,展示成都的文化底蕴和灵魂,也是形成公园城市的直观印象和体验关键。
新加坡在花园城市塑造阶段,主要是采取实用主义原则,以经济目标为导向,在技术上采用人工设计、装饰和塑造城市风貌环境。
强调管控有度,塑造形态。对城市中心区,政府鼓励由国际建筑大师设计,强调建筑艺术性、独特性,促进历史、艺术、功能、风格、体验等包容并蓄。政府对核心区域步行廊道、建筑设计、户外标识、环境艺术等进行严格设计和管控,促成了新镇风貌的统一性。
强调多元包容,彰显特色。新加坡是一个多文化交融的国家,历史街区体现了多文化内涵的建设风貌,通过保护规划重点保留了15个特色区域。如通过保留牛车水中国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小印度街区展现印度文化等。尤其是以人为本,注重品质。热带雨林气候造就了新加坡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既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骑楼商业街区,又有网络化的地下步行系统,如克拉码头的户外酒吧街。
新加坡在从“花园城市”到“花园中的城市”过程中,不断强化花园化的风貌来实现这一目标,注重生态自然的保护和连接城市环境的绿色空间、使其网络化和系统化。首先是延续“花园城市”建设,并通过植物绿化美化城市,柔和冷硬的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注重自然生态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之延续扩展至已有自然保护区之外、融入到城市的人居生活空间——这是对环境建设范式的改变,要求城市进一步增强公园、公园连道系统建设和街景绿化(特别是垂直绿化和空中绿化),修复和提供适宜生物栖息的环境地貌。同时,培育公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使保护和回归自然成为全体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认同和参与的行动。
打造“花园中的城市”是新加坡国家发展新的战略目标,它是在“花园城市”基础上,使城市与自然完整融为一体,让“花园”从城市的点缀变为城市的轮廓,它的实现将使新加坡拥有独一无二的城市国家风貌,既服务于吸引全球投资和高端人才、建设全球中心的经济目标,又兼顾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品质和生态关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从根本上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尤其是屋顶花园建设,在转向“花园中的城市”的转变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巧妙利用空中资源建设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产物,是增加城市绿地的另一种“精明增长”。一方面满足民生需求,营造了社区氛围,增加了市民归属感,也创造了屋顶景观、美化了城市天际线。在新加坡,各类型各层次的屋顶花园遍布于城市各类建筑之中,屋顶花园已成为一种文化,融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如停车楼屋顶花园,简单的停车楼建筑为屋顶花园的设置提供了大量的场所,住户停车后经过美丽的屋顶花园可直接到达自己住所,使得停车回家的路线方便快捷;组屋屋顶花园,借用空中资源增加绿色开敞空间,巧妙地解决了高容积率城市开发带来的生态绿色空间缺失的问题,并对游客开放。
成都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植物生长,尤其对于第五立面的景观塑造,形成公园城市的体验是比较好的经验借鉴。
五、提升开放包容,强调公园化的公共空间作为社会治理和文化复兴平台
1.公共空间建设融入文化主题
伦敦将持续的公共空间建设及与文化的结合,实现了文化的复兴和建设。伦敦具有悠久的公共空间建设传统,现存600余个历史广场,被称为“广场之城”。在《迈向城市复兴》报告中,明确提出应将“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策略”,贯彻到伦敦的城市复兴过程中。
同时还推出一批“旗舰项目”,对区域层面的文化复兴及城市形态重塑形成重要影响。伦敦东部斯特拉福德和下李河谷是举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区域,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奥运设施建设和配套房地产开发;该项目强调以“可持续的城市設计”为主要标准:场馆大量采用可再生材料及易维护结构、新住宅的碳排放量坚持比平均水平低80%、对工业棕地进行严格的“毒地清洗”和水体治理,从而为伦敦东部创造了一处有价值的“城市绿肺”。
2.以重塑公共开敞空间为突破,激活存量空间
在著名的塞尔达的扩展规划和都市庭院中,就成功实现了老城的转型,系统形成了城市开敞空间体系,并在1985年《城市规划法》明确了街区庭院属于公共活动区域。
通过城市公共空间振兴和基础设施改善,以都市针灸作为主要策略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碎片式”更新,实现了城市的复兴。城市改造从小型的公共空间入手,单点切入、以点带面,逐渐让巴塞罗那转变成一个可接近、可居住的城市。具体做法是以街道、广场和公园作为主要的提升改造目标,以“水和绿”为主题,见缝插绿、见缝插花,营造出市民可停留、可参与的公共游憩空间。仅1989年到1992年,巴塞罗那改扩建了450个市政公园,使人工湖和喷泉的数量增加了268%,极大改善了老城的城市环境和生活宜居性。往日废旧的火车站、闲置的广场空地等,都被改造为适合居民生活的户外休闲空间,成为举办小型公共活动和集会的场所,重新吸引了市民们的关注与聚集。
将城市活动引入曾经被废弃的工业和未使用的基础设施城市空地,一个重要的案例就是坐落于对角线大道旁的“利亚”。它修复了城市中间地区一处被遗弃的地块,采取了综合城市功能策略,将商场、公共服务、酒店和商务办公区整合,另外提供了一处公园、两所学校以及其他城市配套设施。当以上这些城市功能汇集到一起,也就在周边的数座社区之间创造出一个新的“中心”。
在对老城区的微空间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尝试以艺术雕塑为载体亮化空间的举措,邀请世界著名雕塑家,根据每个待改造微空间的特色拟定雕塑作品主题,以此形成近百个艺术景观,这些景观与城市的视觉环境完美融合,创造出优质的城市公共开发空间,成为市民聚集与休闲的场所。比如在对米拉绿地公园的改造中就融入了米拉作品典型元素的“女人与鸟”的艺术雕塑,使该公园从一个无人愿意靠近的屠宰场,华丽转身为集中展示米拉艺术成果的殿堂,甚至成为巴塞罗那著名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