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四种传染病的诊治

2018-05-14魏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魏伟

摘要:猪圆环病毒病是由2型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病;猪病毒性腹泻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现介绍四种猪病毒和细菌病传染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病毒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丹毒)的诊治方法。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病;病毒性腹泻;伪狂犬病;丹毒;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4-0052-01

1 猪圆环病毒病

临床症状。①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仔猪断奶后2~3周出现以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皮肤苍白、逐渐消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猪群整齐度差。②皮炎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保育阶段结束进入生长阶段猪,主要表现臀部皮肤或后肢皮肤出现紫色斑块,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晰。③繁殖障碍:母猪未见明显临床症状,在不同妊娠阶段发生流产、死胎。

病理变化。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肿大2~5倍,切面外翻、多汁,硬度增加,呈均匀的灰白色,肺脏多发间质肺炎,肺肿胀、肝脏发暗、萎缩、脾常肿大、肾皮质表面会出现白点。

免疫程序。母猪和仔猪应全部免疫,免疫母猪能够为仔猪早期提供母源抗体保护。母猪每年免疫2~3次,仔猪在2~4周龄免疫。

2 猪病毒性腹泻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5—18 h,有的2~3天,水样腹泻、呕吐,数天内可蔓延至全群。主要引起10日龄内仔猪发病死亡,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育肥猪、母猪表现一过性腹泻,病程1周左右。

病理变化。病变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有出血点肠壁变薄发亮,小肠黏膜出血,局部有黏膜脱落现象。肠腔内充满黄色或黄绿色泡沫性液体,肠系膜淋巴结出现严重充血肿胀、水肿。

防治措施。①每年9月,全群种猪普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疫苗,间隔20~30天二免或产前1个月强化免疫1次。重点保护产前和产后半个月的猪。②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一个干燥、清洁、温暖的饲养环境,同时可采用保育箱、红外灯、电热板加强仔猪保温。③发现腹泻及时治疗,口服给药是治疗肠道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防止继发感染的同时,配合使用助消化药(酵母片、乳酸菌制剂)以提高消化功能,配合使用活性炭粉(或木炭)吸附病菌毒素排出。仔猪长时间腹泻,要进行止泻,防止仔猪大量脱水。④腹腔注射,最后两乳头靠外侧2~3 cm处,注射前倒提猪的两后腿,抖动几下,使肠管下移,有足够的注射空间。采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配合肠道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抑制肠蠕动药物(硫酸阿托品)混合腹腔注射。

3 猪伪狂犬病

临床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返情,空怀。新生仔猪大量死亡,新生仔猪第二天开始发病,昏睡、呜叫、呕吐、腹泻、震颤、抽搐,3~5天是死亡高峰,有的整窝死亡,15日龄内仔猪死亡率为100%。断奶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腹泻、呕吐,死亡率10%—20%。

病理变化。病猪表现为鼻腔卡他性或化脓出血性炎、扁桃体充血、水肿、坏死并伴以咽炎和喉头水肿。肝脏和脾一般散在白色小坏死灶。上呼吸道常见卡他性、卡他化脓性及出血性炎症。

免疫程序。①灭活疫苗:育肥用断奶仔猪,断奶时注射3 mL,直到出栏。种用断奶仔猪,断奶时注射3 mL,间隔4—6周加强免疫1次,每头注射5 mL,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②弱毒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仔猪在1—21日龄滴鼻1头份、9~lo周龄肌内注射1头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肌内注射1头份,妊娠母猪在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每年免疫2~3次。

4 猪丹毒

临床症状。潜伏期l~7天,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炎热、多雨的季节(5~9月)多发。①急性型: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其他豬相继发病,体温42℃左右,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黏液,仔猪后期下痢。②亚急性型(疹块型):病情较轻,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界限明显,出现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皮肤疹块为特殊变化。病程1—2周,有的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病情恶化转变为败血症而死。

病理变化。急性型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和小点出血,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脾肿大,呈典型的败血脾;肾瘀血、肿大,有“大红肾”之称;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外翻、多汁、肺脏瘀血、水肿。亚急性型有皮肤疹块,大小不一,菱形的多见,色紫红,稍突起。

防治措施。免疫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或猪丹毒疫苗。种猪每年春、秋季定期进行免疫,仔猪断奶后进行。发病猪场药物治疗稳定后,要尽快进行免疫。猪丹毒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在1%漂白粉、1%氢氧化钠中会很快死亡。治疗猪丹毒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同时配合恩诺沙星进行治疗,每天2次,直到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1天,不宜过早停药,以防复发。对急性型猪丹毒要采用青霉素静脉注射方式,同时肌内注射常规量青霉素。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