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8-05-14徐在言张霞
徐在言 张霞
摘要:《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水产学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该专业学生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教研组调整了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4-0001-02
《动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是伴随《动物生理学》这门课程独立设置的一门学科。《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理解动物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并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1-2]。在教学近十年来,本教研室对实验的内容根据教材作了相应的调整,发现调整之后效果更好。
1 讲解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强调安全性
由于本教研室《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大学二年级动科、动医专业的本科生,动物生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大三以后专业课的掌握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对动物临床的学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规范的操作是非常必要的[3]。
另外,鉴于近几年来所报道的实验安全隐患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很多是由于不规范的操作或者缺乏安全意识引起,因此实验安全问题必须加以强调[4-5]。
鉴于此,本教研室把第一堂实验课的内容改为“动物生理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的讲解,教给学生规范的操作,同时对部分药品也进行了简单介绍,将实验过程中能够注意到的实验安全细节一一给学生进行讲述和演示。讲解过程辅以相应的视频,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对于实验器械具体的作用也作了详细讲述,一方面避免伤害,另一方面能保证器械的长期使用,保证实验效果的顺利进行。调整以来,大大降低了实验过程中被兔子抓伤的事件,基本能保证学生自身保持较好的防护意识。
2 由浅入深安排实验内容,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作为《动物生理学实验》这门课程,“血压的测定及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经典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对于《动物生理学》理论的理解也起着非常关键的桥梁作用。但是这个实验相对其他动物实验,难度比较大,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实验就不能保证成功。往年完全根据实验教材顺序安排实验,第一个关于兔子手术的实验就是“血压的测定及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兔子手术的实验,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问题,操作能力极差,实验成功率极低,无法更好地理解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因此本教研组在实验的安排上,先安排较简单易行的兔子实验,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保证此实验的成功进行。我们把“交感神经对血管和瞳孔的作用”作为第一个兔子的实验,这个实验相对简单,给学生讲解并演示兔子正确的捉拿方法、固定方法,在此基础上,讲述颈部三根神经的具体位置,使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观察三根神经的具体位置,有利于下一个实验的准确进行。同时,通过剪断、刺激交感神经观察交感神经对兔耳血管和扩瞳肌的基本作用,通过麻醉等基本环节让学生掌握耳缘静脉注射的基本操作技术。随后一周的实验安排了“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这个实验,除了实验本身的知识点之外,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兔子基本操作手术的掌握,捉拿、称重、麻醉、固定……为动脉血压的实验作了很好的技术准备。这样的安排不仅由浅入深,利于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技能,而且保证了“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这个实验的成功进行。这样的安排与以往的教学安排相比,动脉血压实验难度相对降低,学生做起实验来得心应手,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也大大提升了他們的自信心。
3 实验安排与理论课程进度相一致,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由于实验课程的开设几乎和理论课程开设同一学期进行,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把实验周安排在开学初第二周或第三周开始,比理论课程的开设晚1~2周,方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讲,实验内容的安排是和理论的进度相一致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进行相应知识的实验,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巩固。
4 实验动物的安排符合季节性,保障实验的顺利开展
由于本校动物生理学课程的安排是每年的春季开设,因此对应季节采用的实验材料也稍有变化。针对动科、动医专业的学生,动物生理学实验涉及到的动物只有家兔和蛙。一般遵循先进行血液、兔子的有关实验,蛙的实验安排后面进行,这跟实验课程中其他实验的安排不矛盾,而且保证实验材料的充足供给。前期所需的兔子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季节转暖之后,兔子的实验基本结束,就用蛙来进行后面几个实验。
5 实验分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不同的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血细胞的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各自独立完成。但是有的实验必须集体完成,这就需要分组,通常是五个人一组,人员固定,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协作及轮流,保证每个人都有动手机会。比如,“红细胞比容的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实验,就是以组为单位完成。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通常同一实验配制溶液要求同一个同学完成,摇晃试管混匀溶液则由另一个同学完成,滴加血液也是单独一人完成,这样保证实验误差降到最小,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确实不错。既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对他们今后实践学习和科研精神的培养,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家兔的实验也是以组为单位,相比前面实验的不同,由于涉及到手术,兔子的实验要求大家轮流做不同的工作,这样方便每一项实验技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去锻炼和掌握。
蛙的实验在安排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这个实验要求每个同学必须独立完成。“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这个实验以组为单位,但是可以用各自的标本轮流实验,标准的标本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有助于每个同学对各个实验环节的把握,包括对电脑“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连接和调整。
6 书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作为一门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动物生理学实验》对实验报告的要求也非常严格。除了实验规范操作理论的讲解一堂课,其他所有实验要求大家必须书写实验报告[6]。实验报告的规范书写,不是简单的抄写教材,除了实验题目、实验对象之外,实验方法和药品必须根据本实验实际所用来写,比如“红细胞比容的测定”,采用的方法是“温氏分血管比容”,教材上有两种,还有一种是“微量毛细管比容法”。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两种方法照搬书本,实验报告要扣分。另外,作为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如果实验结果做得不够理想,但是分析原因能分析准确,不影响实验报告的得分。一方面防止大家写虚假报告,互相抄袭,另一方面培养同学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占据本课程总成绩的60%,这就要求他们独立地、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实验和实验报告。
7 建立完善有效的考核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和理论课堂不同,实验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课程,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考核方法[7-8],最后一堂课是以实验操作的考核方式進行。考试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考生进行不同实验技能的考试,操作完毕,会随机问几个实验的问题,当场回答。这一部分成绩算在实验操作考试里面。课程结束还有一个实验的笔试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其中的实验设计题目,涉及到实验装置的绘制或填写,实验设计原理、步骤、预期效果之类。这一项笔试很好地考察了大家对前面实验知识的综合掌握。实验笔试和操作考试两项一共占据总分的40%。
实验课程考核方法的设定,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过程以及实验分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不能忽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独立设计实验[9-11],进一步提高了他们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薛璐,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轻工科技,2013,170:142-143.
[2]刘燕强,刘巍,衡斌,等,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3):47-49.
[3]韩琴,黄涛,在生理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6,28(2):93-94.
[4]惠参军,查光明,朱河水,等,浅议家畜生理学实验课的安全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403 406.
[5]崔茜,童学红,芦玲巧,等,从实验细节人手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继续医学教育,2014,28(3):71-72.
[6]李术,徐世文,崔雅莉,等,学生书写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49- 51.
[7]魏香,李英姿,张贵友,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4):48-52.
[8]王傲雪,闫清波,苍晶,等,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3):35-38
[9]王超,周波,康友敏,等,动物生理实验中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0):222 224.
[10]李淑玲,郭自荣,动物学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3):17 20.
[11]何丽明,蒋群,闫晓梅,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2):50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