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新审视与定位

2018-05-14王曦

科技风 2018年4期
关键词:翻译校企合作大学英语

摘 要:英语翻译教学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的增多,英语翻译成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如何在新的社会需求下,重新审视与定位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来培养出更多的英语翻译人才是我们要探讨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概况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校企合作视角下,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了讨论,从而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英语;翻译;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多元文化交流增多,英语翻译成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我国对掌握多种行业知识的综合性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随着高校教学目标的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在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如何在校企互动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创新人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对外开放的实际发展需要,制定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随着近年来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难以满足和适合当前英语教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英语翻译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模式死板缺乏创新。在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学基本沿用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填鸭式教学为主体,而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日常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很少对英语翻译技巧与理论进行深入教学,只是教授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英汉互译练习。即使涉及到一些翻译理论也只是浅显的一带而过,缺乏系统性和深层次的讲解。

二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对学生的英语翻译应用能力培养不足。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上都是以“学生先做,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很好的应用所学知识,只是对答案死记硬背或胡乱编凑。在学习时,有些学生会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词汇堆砌造句,对英语语态和时态也把握不够准确,常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这就导致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相比较落后。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虽然在教学方法上会采用多媒体进行翻译教学,也会应用题库练习的自主性学习平台,但却缺乏应用网络资源来进行课外翻译教学的手段,这也使得学生翻译水平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三是教学主体定位不够准确,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和翻译能力普遍不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翻译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大量的讲解,甚至以填鸭式教学模式来传授学生翻译的策略和技巧,但这些理论知识往往很难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校企共建,全面改革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出发点,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和创新能力。在翻译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原有教师授课为主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讨论、设立任务等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主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在实践与讨论中学习到翻译技巧和策略,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基于教学合作性质的校企共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应用性和实用性极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出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同时采用分层次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内容,搭建课堂网络教学平台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对不同社会文化知识、人文素养、跨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为提高学生整体翻译水平,在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手段,辅助翻译课堂教学,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相应的课程准备,利用微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等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大学英语翻译教學。使之能够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多元化及个性发展需要,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精选教学内容,构建全面而科学的学生翻译能力评价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开设一些能够增强学生翻译技能和应用能力实践的英语翻译选修课程,如增加一些国际热门行业的英语翻译教学内容,诸如金融、旅游、广告、商务等英语实用文体翻译课程教学,来加强学生的翻译水平和知识应用技能。同时完善翻译教学考核方式,采用网络平台的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的方式,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客观、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来提高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三、结语

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深入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翻译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就业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莹.地方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英语笔译课程教学改革[J].内江科技,2012(10)143144.

课题: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以中兴集团与工程技术学院通讯专业合作为例,课题编号X2016015

作者简介:王曦(1979),女,硕士,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文艺学。

猜你喜欢

翻译校企合作大学英语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