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用生态理念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几点思考

2018-05-14郭晓蕾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污染思考

郭晓蕾

摘 要 对农业环境的污染,除了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方面的污染,更多的是农业本身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农膜残留、秸秆、畜禽养殖等方面的污染,这些污染虽然不象工业污染,对农产品影响的那样直接,那样表面化,但潜伏期更长,危害性更大,更需要引起我们进一步关注。而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使农业的可更新资源增值,对不可更新资源也能保护和利用,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用生态理念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生态理念;农业;环境污染; 思考

1 确立大植保理念,减少农药污染

1.1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农业防治既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又是减少农药使用量的有效措施,还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途径。通过农业技术综合运用,可以调整和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从而控制或减轻病虫的危害。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虫的品种,调整作物布局,选留健康种苗,清洁田园,轮作倒茬,深耕灭虫,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度整枝打杈和安全运储等。农业防治如能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配合进行,则可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1.2 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或病原微生物,以生物的代谢物来调控害虫密度,或抑制病原菌的传播蔓延。生物防治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天敌瓢虫、草蛉、捕食性蓟马、小花蝽、食蚜螨等防治害虫,达到天敌控制害虫的目的;利用粘液防治红蜘蛛、用大蒜汁防治果树腐烂病、用辣椒水、草本灰浸出液防治各种害虫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利用果园养鸡、藕田养鸭杀灭害虫;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类健康,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1.3 联合进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简单直接,防治手段多样,如:播前晒种及温汤浸种、变温浸种,采用人工捕杀、糖(醋)浆液和频振式灯(光)诱杀害虫,采用先进的物理光学和电磁驱鸟、驱鼠、驱兽,架设防虫网、使用粘着剂防治病虫,利用性诱剂扰乱昆虫的交配信息,减少其交配和繁殖的机会,从而大大降低害虫的繁衍等。物理防治宜采用联防联治,既能最大限度发挥防治作用,又能节省防治成本,如:每40亩果园,架设一个黑光灯或高频灯诱杀害虫,比单个防治效果要好得多。

2 合理施用有机肥,降低化肥污染

2.1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的优点是含活性物质和有机胶体,常年施用有机肥能使土壤有机质得到更新或提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提高耕地质量。其缺点是养分含量低,而且养分转化时间长。化肥的特点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营养单一。因此,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上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蔬菜生产上不宜盲目大量施用人畜禽粪尿,因为人畜禽粪尿富含有机氮,会分解硝酸盐,不仅会对水体和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可能有重金属超标等危害,因此,人畜禽粪尿有机肥的施用量以每亩2000-2500千克为宜,二是混合使用效果好。化肥溶解度大,施用后对土壤造成较高的渗透后,影响农作物对养分和水的吸收,增加了养分流失的机会,如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就可以改善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少养分损失,并且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

2.2 合理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农作物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需要量虽很少,但它同大量元素一样,对农作物同等重要,不可相互代替。土壤中任何一种有效态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农作物都会出现特殊的症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但当土壤中有效中微量元素供应充足时,如果还盲目使用,也会导致农作物中毒,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如每千克土壤中有效硼含量超过4克,对大多数农作物有害,还会抑制农作物对氮肥的吸收;每千克土壤中含銅超过0.2克,长出的草对牲畜有毒。

2.3 适期平衡施肥。施肥方法概括起来有基肥、种肥、追肥及叶面施肥4种,有机肥、磷肥应当以基肥和种肥为主。氮肥施用应把握关键时期,实行基肥、种肥、追肥相结合。基肥中的有机肥和化肥,应结合深耕实现深施,一般耕深28-30厘米,深施能使肥料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耕层,减少养分挥发损失。叶面施肥的次数为2-3次,喷施时间为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叶片正面和背面均应喷施,最大限度发挥肥效。为了改变长年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和作物生理性病害上升的状况,应对土壤增施菌肥,施用生物菌肥不仅具有补充土壤中有益菌,抑制有害菌,防止土传性病害发生的作用,同时由于有机肥的载体为优良的有机质,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3 变焚烧为利用,消除秸秸污染

3.1 秸秆全量还田。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解决秸秆出路的主导方式,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农机推广部门要做好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推广工作,及时将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技术培训到镇、村、组干部和农机作业人员,组建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队,深入生产一线,强化技术指导,确保按标准实施到位。

3.2 做好秸秆回收。对未能实施还田的秸秆要实施回收处理,在鼓励农户自发回收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公益安排或市场运作等方式,在农忙季节,有序回收农民没有还田的秸秆。一是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根据自身要求,在本区域范围设点收购。二是通过行政推动和财政补贴的方式,在废弃物堆放场地、农田地头等非农地块设立秸秆集中有序堆放地,为秸秆加工企业常年生产提供充足原料。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或合作组织参与秸秆回收利用,建立起“农户+经纪人(合作组织)+加工企业(电厂)”的秸秆回收模式,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秸秆出路问题。

猜你喜欢

生态理念环境污染思考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