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写意人物画构图浅析
2018-05-14何丽飞
摘要:中国画的构图是文人才思,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表达。构图在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立意得势,是画面的生命,具有原创力和生命力。如何把握空间安排,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意境。多元化的语言和新构图的尝试能使我们重新审视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写意人物画的构图浅析,以期使学生在写意人物画大家的创作中受益。
关键词:人物画 构图 浅析
一、构图的定义
绘画创作第一个步骤就是立意构图,立意构图也是画家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将创作理念转化为视觉形态、形成具有独特个性艺术风格的重要环节。“构图”这一论述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六法中的第五法:经营位置。“经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说的就是绘画的构图。到了唐代张彦远把“经营位置”连在一起读,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把构图的安排看作绘画创作的重要步骤,起到一个提纲、一个统领的作用。通俗些来说,构图可以看作是绘画的骨架或结构。构图恰当灵活,会使画面的气韵更加生动和谐,韵味无穷。
二、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在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通常给人灵活、直接、墨韵淋漓之悟,经过变革和沉淀,发展至今。当年梁楷一幅《泼墨仙人图》打破人们传统保守的技法,稳健的构图,创意十足,后人称为简笔人物画。最先尝试写意人物画其实是五代末宋初的画家石恪,源于画家本人个性潇洒怪诞,不甘于传统的束缚,笔法粗犷飘逸,还在人物造型结构中加入书法技法,脸部和手部变得较为精细,令人耳目一新,为后世写意人物画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到南宋的梁楷,继承了石恪的画法,作品严谨与放逸相结合,高超的绘画技艺成为传世经典。后来的明朝画家唐寅的《秋风执扇图》,浓淡自然,孤落寒寂的韵味悠远。后世人称“文化怪杰”的徐渭,《山水花卉人物图》中的趣味犹如天性,以墨色为主,恣意潇洒。别具一格的陈洪绶,笔法古拙,人物造型夸张奇特。扬州八怪也是人物画家的代表之一,他们拙巧相呼应,幽默风趣。直至晚清时期的“海派三任”近现代的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齐白石等画坛大将,他们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冲击,功底深厚,精通书法,促使写意人物画走向光明之境。广西著名写意人物画家郑军里,充分发挥广西地域特色,为了更能突显人物形象,处处遵循着“立象尽意”“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法则,使作品散发着浓浓情意。
三、传统与现当代写意人物画的构图对比
上文所述画家均求新立异,不拘古法,立意传神,意境空灵奇逸。传统的写意人物画题材多为佛教禅宗或者文人雅士、仕女书童、民间下层人物生活形象。背景簡以石头折枝或以留白,虚中有实,耐人寻味。仔细研究传统的写意人物画构图,可发现他们的构图有以下特点:散点透视,平面布置,随“意”组合,诗书画印,形式多以立轴、长卷、扇面、册页表现。传统的画面构图遵循主宾、布势、取舍、疏密、虚实、空白等原则。散点透视这一原则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都在运用,后来顾恺之提出,为做到取势的目的,把刻画的主体摆放在正确的位置,随着绘画的发展,如何经营位置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部分。
近代的构图方式打破传统对几何型的顾虑,大胆在构图方式上创新,摒弃传统的程式化构图,新颖有趣。对比传统的构图原则,近代的几何构图方式视觉效果更为灵活,层次丰富,错落有致,释放了画家心中的灵气。当代的构图方式更加追求一种“意”,有了新材料的运用,使得画家更能多元化地表现画面,构图效果吸引力极强。各种抽象的、超前的扭曲想法构成画面的架构,目不暇接,反而更能突显出写意人物画的开拓性,成为有效丰富和冲击当今画坛的新生力量。
四、当代写意人物画家作品构图浅析
周思聪的《遗孤》,画面右边以一位手中拿着灯的老人为视觉出发点,目光转移到蜷缩在灯光下的小女孩,右下角聚焦的灯光像是人物唯一可依靠的温暖,形成一个回旋的势,在一旁错落展现多层次的人物组合,交叠融合,整个画面被切割成无序的形状,看似毫无规律感,空间处理上弱化了,更增加了画面的情感色彩,给观者沉重而悲哀的压迫感。
方增先水墨人物画作品《粒粒皆辛苦》主要表达了农民的艰辛劳动。构图上,人物成“S”型捡拾收割时落下的少许麦穗,麦穗放在最前面,在视觉的强烈冲击下,把老农的脚弱化处理,画面四周留白,在没有任何背景的依托下,作品的思想说服力自然最强。
五、结语
构图是写意人物画面的骨架,自始至终支撑着画面的布局,指引着整个创作,一步一步完成作品。为了达到想要的视觉效果或主题思想,构图的推敲必不可少,是我们一直要研究的。写意人物画需要有感染力的构图,画者要突破自我和灵活创新,终身学习,以促进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作者简介:何丽飞,女,广西艺术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