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侯波成
摘 要 “农家书屋工程”是我国推动农村文化发展,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但在我国西部山区,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文化素质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农家书屋工程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农家书屋作用发挥。ZS镇是重庆渝东南武陵山区一个乡镇,本文以ZS镇为例分析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山区
“農家书屋工程”是我国推动农村文化发展,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但在我国西部山区,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文化素质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农家书屋工程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农家书屋作用发挥。
1 农家书屋管理与使用情况
ZS镇是重庆渝东南武陵山区一个乡镇,辖4个行政村、5个社区都已建成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建成后,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实际问题,成为农民读书学习、科学致富和学法普法的重要阵地。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1 设施现状
全镇农家书屋建设按照规范统一的标准执行,严格把握书屋选址,按需配备书柜、书架、阅览桌、椅等硬件设施。全镇9个家农家书屋基本配套设施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每个村的农家书屋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书柜不低于3个,阅览桌不低于2个,椅子不低于6把,图书不低于500种、2000册,130张音像制品,1个报刊架、1个灭火器。4个行政还配备了话筒、音箱、相机等设备。每个书屋都已悬挂农家书屋牌,《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办法》、《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制度已经上墙。明确农家书屋管理职责,开展正常借阅服务,保证农家书屋每周开放5天以上,每天开放不少于4小时,促使农家书屋真正起到实效。
1.2管理员队伍健全
全镇农家书屋共配备管理员名,主要以村文书等村干部担任。从管理员年龄上看,30到50岁之间,均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2 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管理员以村居委会干部兼管,他们平时忙于村委会工作以及自家的生产经营,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很难保证。二是规范化管理水平不够。图书的登记造册、归类整理、保养、借阅等工作专业性较强,现有的书屋管理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经验缺乏,极易导致图书损耗、丢失,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三是管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按照农家书屋管理的相关规定,书屋管理员需要付出较多时间进行归类整理及登记造册,由于没有相应的待遇补偿和考核奖惩制度,部分书屋管理员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2.2 图书管理存在损毁现象,不能持续更新
图书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因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场所迁移等原因容易造成遗失毁损。另一方面部分农家书屋没有严格执行借书手续,借后不还现象较多,也没人追要;借出的书籍,多多少少均存在一些如缺页、涂画、污点等,损害现象。很多书屋的图书数量少,配书雷同,没有为书屋订阅专用报刊,即使个别有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党报党刊,图书缺乏更新渠道和途径,书屋只能维持现状。
2.3 书屋功效有待发挥
由于书屋选址、日常管理、图书配备等因素,影响到了书屋功效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闲置。一是,书屋选址较远或者偏僻,不方便群众借阅。二是村干部多由兼职负责日常管理,有时候忙于其他工作而导致不能正常开门借阅,使用效率较低。三是配送书类不符合群粥需求。据了解,图书中文学类占60%以上,中小学图书占10%,科技类(包括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等)占10%左右,其他占20%左右。常去看书多为以时间充裕、休闲在家老年人、儿童、中小学学生和留守村民,平时,大部分妇女、老人或儿童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打发时光,他们更多的是在村里参加打牌、下棋、聊天、唱歌、跳健美操等娱乐活动,很难在书屋里闷头看书。即使他们看书也是看自己喜欢的类别的书,他们大多喜欢看图书分别为政经类、儿童和中小学读物、科技类,对文学图书的需求比较少,图书是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加之政府部门宣传和指导老百姓学习不够,大多数农家书屋建成后,只能依赖老百姓自发地前来读书,而广大老百姓因为或者外出打工或者忙于农事,加之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现有书屋比较欠缺农民大众可以理解、可以读透的书籍,群众读书看书的人很少,从而造成了农家书屋有书借不出去现象。四是农家书屋的知晓度不高。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有的从未举办过活动,不少乡镇的农民甚至不知道农家书屋在哪里,不知道农家书屋可以免费看书。
2.4 缺少经费
一是缺乏购书经费支持,农家书屋难以为继。“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建设时主要由政府投资,建成后由农民自我管理,若没有资金后续投入,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这样下去必然难以维持下去的。二是缺乏农家书屋管理员补偿,不能有效激励其工作。农家书屋管理员基本都属兼职,要么由村干部代管、要么由热心人士义务担任,缺乏有效激励和制度约束,造成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基本靠自觉。此外,在农家书屋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图书外借点多在村里的村民聚集处或者村干部家中或者小卖铺,外接点房主除了无偿提供房屋之外,还要例支包括水、电、卫生等费用。他们不但不能外出务工挣钱,而且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去管理图书,甚至还要耽误自家的农活,然而却得不到任何补偿或者补偿很少,这就必然影响书屋正常运行。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农家书屋管理新机制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书屋服务水平。有关职能部门和村委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克服“重建轻管”的问题,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制度和专项检查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从制度上、资金上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确保农家书屋的正常持续开放使用,同时,通过及时更新、添置群众想看的新书,提高村民参与读书的浓厚兴趣。
其次是整合村级文化资源,拓宽书屋功能。“摒弃传统的‘借书、看书观念,实现农家书屋‘一屋多用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讲,农家书屋应打破独立单一建制,与村内老年人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或文化娱乐活动室等混合在一处使用,充分发挥一室多用的效能,既节约房间场地,又能聚集人气,适合村民扎堆的习惯,方便村民看书、聊天、活动都不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农家书屋工程还应在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上寻求突破,让群众更多的接触外界,收集信息,主动了解市场,让农家书屋成为信息的聚集地。
三是打破书屋坐等读者上门的框框,把书籍主动送到村民手上。一是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让留守儿童学到更多知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如果能将农家书屋建成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丰富其业余生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读书开启智慧,用知识改变命运。二是结合老年人,丰富老人业余生活。目前农家书屋主要服务对象之一也是老年人,可以尝试在人群活动场所布置书架、摆放图书,主动为书找读者觅知音。另外,还可以把农家书屋开进村医务室,让看病村民边输液边看书,既消遣时间又能读书受益。这些都是一些先进农家书屋想出来的好招法。
四是利用书屋阵地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农闲时节和重大节假日,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读书活动,如举办书法展、剪纸展、老照片展、故事会、经典歌会等,寓知识于娱乐之中,让群众在休息的同时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引导农民进屋读书,增强书屋的吸引力,培养农民群众的阅读学习兴趣。
五是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图书管理员制度,图书借阅、损毁赔偿等制度,特别是图书定期流转制度,并大力度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3.2 提高图书管理员管理水平
首先要优化管理员队伍。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这支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抓住当前大学生村官大量配备的有利时机,将管理农家书屋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学习锻炼岗位,使他们在引导农民读书学习中发挥自己在知识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此外,利用寒暑假,学生放假回家的机会,适当安排学生充当图书管理员,不但可以可以管理好图书,还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其次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教育培训,与图书馆等相关单位联合,定期举办学习班、培训班,不断提高其管理图书的专业技能。三是加强督查考核宣传推介。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考核,要特别重视基层群众的评价。对运行效果好的农家书屋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
3.3 多方并举加大经费投入
农家书屋的建成使用,离不开经费支撑,保证书屋正常运转要有稳定的经费保障。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建议省财政继续加大投入,设立农家书屋专项维护基金,确保农家书屋既建得好又运转顺。二要动员社会投入。农家书屋工程面广、量大,持续周期长,仅靠政府投入还远远不够,需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采取企业或企业家以及有志于此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冠名捐赠”的方式,或机关事业单位定点挂名帮扶等形式,多方筹集运转资金。三是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扶贫项目。每年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都要以各种形式开展扶贫济困,建议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扶贫项目,从扶贫资金中切出一部分用于书屋的更新维护,扶资与扶智并举。
参考文献:
[1]王芳,欠发达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现状、问题和思考[J],新商务周刊,2017/第8期
[2]字倩男,農家书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第14期
作者简介:侯波成(1982年-),男,汉族,河北省沧州市吴桥人,公共管理硕士,中级经济师,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