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初探
2018-05-14四朗永宗
四朗永宗
【摘 要】体育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参与后续的文化课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高中体育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分析体育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同时找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充分释放压力,感知运动的最大乐趣,能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才价值,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贡献出自身应有的力量,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工作 常见问题 有效策略 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打造优质的发展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进步、进步中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走上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增加课堂的动态色彩,因而学生的运动兴趣普遍不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何改善这一落后的弊端现状,顺应新课改的进步趋势,强健学生体魄,启发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全能型的建设人才,这是体育教师们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也是体育课改的根本要求,更是学生今后进步与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部分体育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组织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项目活动,体育课堂上学生过于懒散,时常出现几人说笑打闹的现象,体育课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任何的存在价值,学生甚至错误的认为体育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娱乐而已。他们缺乏强烈的运动积极性,在教师的放纵下越来越抵触运动,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个性化发展目标实现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2.主体地位不明
素质教育是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并将课堂真正归还于学生,引导他们快乐运动、放飞自我,顺利步入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轨道。但是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一味地选用“灌输式”指导方法,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參与体育活动,发展运动能力,过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实际想法没有机会进行表达,师生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效率明显下降。
3.缺乏情感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迅速地捕获教师的教学内容,领略动作的要求。高中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有充沛的精力。可在现实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升学的巨大压力,教师、家长的错误观点导致他们忽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抑制自己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在体育课上消极怠工,主动实践热情极度缺乏。
二、高中体育教学问题的改进策略
1.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由主讲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变成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专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积极情绪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境界。
2.师生情感沟通
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高中体育学习,使学生能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既发展学生个性,又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活动和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例如,对晨练活动的改革。高中很大部分的学生是寄宿制的,学校一直坚持出早锻炼,但内容和形式上比较陈旧,长期以来以全校为单位,集体做一套操或追求整齐划一的集体跑步的做法,难以激发学生参加晨练的欲望。为此可以打破原来“整齐划一”的做法,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有氧健身跑练习,由学校规定多条健身跑路线,规定一定距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跑的线路、速度和距离,这样可满足学生对晨炼的欲望。考评标准更科学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例如,对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实行加、减分制:一是“达标”项目的考核,应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来划定分数;二是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项加分项目的考核;三是根据学生自身特长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考核追加分。
3.加强实践教学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我们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感兴趣,才会引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体育课的开始热身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徒手操、放松操可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和编排,或者上课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自主编排、担任裁判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正步入一个新时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品质,以创造出一种更适合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高中体育课堂高效性教学,进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卫.高中体育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17(3)20-21.
[2]沈国兰.关于加强高中体育教育方式方法改革的探讨[J].教学园地,2016(8)74-75.
[3]刘耀东.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4(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