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

2018-05-14王兴辉

知与行 2018年6期
关键词:伟大成就

王兴辉

[摘要]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之举,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实行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特点、生活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也面临着堆积的旧有问题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时代昭示我国的便是不能再亦步亦趋地进行改革,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跨越中梗障碍,是能否实现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全面改革意味着中国将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改革的开局胜利。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稳步前进,实现了很多创新式的发展;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在吸收总结之前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全面改革的思路和目标,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坚持并发展改革是一项长期政策,全面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驱动力。

[关键词]全面改革;新阶段;伟大成就;时代结晶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6-0025-05

改革开放堪称中国奇迹,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一个东方大国,对当代中国的命运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改革开放实行的40年间,人们感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改革至今天,已经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有长期积累而未解决的旧矛盾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面对新老矛盾的堆积,如果没有创新性和实质性的改革就无法保持社会的良性发展,对此必须着力解决结构性、制度性矛盾,实行全面改革。全面改革也是去弊立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的所指方向。全面改革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指引,而这个理论指引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同时中国的全面改革也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内容、提供新的理论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中國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实行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陆、由最初的经济特区到全面开放的过程,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准确把握时代命脉,走上了改革之路。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从一个有着生存性压力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政治、教育、医疗、民主方面都有了质的发展和改善,自此真正地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改革具有阶段性特征,改革的最初,一切事物都百废待兴,人们热烈盼望着新生活、好生活,这时急需一些新的政策、新的方式来革新陈旧的事物,改革开放正是迎合了这一时代需要,中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朝气与活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能动性、创造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经济因素高速流转,生产力不断提升。在西方,尤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已经进入平缓时期,经济发展进入饱和甚至阻滞阶段。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展速度堪称奇迹。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必定会有代价的付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还不发达,一些资源优势还不能转化为技术优势,只能在大量消耗资源、大量使用劳动力甚至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为此,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面临一系列问题:“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治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因素,但更多的是由改革不到位形成和积累的体制性矛盾。”[1]4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反思改革方式。当前我国所面对的状况是生存性的压力已经基本解决,发展性的压力逐渐增长。发展性的压力并不比生存性压力小,它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寄予了人民群众更大的期待。纵观改革开放的历史,我国实行的是由点到面的渐进式改革,基本特征就是把重心放在经济领域,由经济基础带动上层建筑,实现循环渐进的发展。这种渐进式改革是由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的,渐进式改革往往是由于经济发展还不到位,为了降低改革成本,先从局部进行改革,进而不断再向其他领域扩大。而渐进式改革也是存在问题的,例如改革不彻底,致使遗留的问题越来越多,积累的弊病和矛盾也越来越多,以致再进行改革的成本就会上升,甚至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转变渐进式改革模式。当今,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深化社会改革,就要从以经济领域为重点的改革转向全面改革。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转型的新时期,我国要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也是适应国际国内变化的要求。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政治格局、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敌对势力不断露出端倪,不利于中国发展的言论不绝于耳。为了抓住国际战略机遇,应对国际挑战,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在国内,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的体制机制已经无法与人们的需求相匹配,深层次的改革十分迫切。结合当前世界发展格局和本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切都要求进行全面改革。

摆在全面深化改革面前的难题是,改革幅度较小,比较容易、难度较小的那些改革基本都完成了,剩下的是那些复杂的、利益结构牵涉较深方面的改革,这些方面的改革相当困难。改革是持续的、长久性的,今天能否啃动这些硬骨头成为新时期全面推进改革的关键,也是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改革中解决新老问题及不断促进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所以越是到了艰难时期,越要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否则错过改革关键期,就有可能永远错失历史提供的机遇,“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2]。4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也进入了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推进全面改革,不仅关系到当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3]并形成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因此,改革一刻也不能停留,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

二、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

实行全面改革,首先要理解改革的本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在坚持国家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那些阻碍社会发展的旧体制、旧制度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整和变革。因此改革必然会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军事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当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实现了量上的积累,由量向质转化,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难题,还要着眼未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现在的中国正处于这个转折点,具备了进行全面改革的条件,是否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着中国能否不断向前推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4]。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所谓深化,就是强调改革不能浮于表面,不是对细枝末节、边边角角的制度、事物进行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全面发力,向纵深推进,必須在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改革的阻碍,因为改革越入纵深,各种矛盾问题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即使是这个时候,改革也不能放松,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筹划改革事宜,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

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涉及的部门和领域更多、推进难度更大、触及利益更深,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使改革难以进行,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力量推动才能见成效,“客观地分析,某些改革的‘走形变样、改革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改革统筹协调机制难以适应当前改革的现实需求直接相关。在全面改革的新阶段,与全面利益关系协调相适应,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超脱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改革协调机制是十分重要的。”[1]9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抓住这一阶段特征,制定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推动措施,并在中央直接建立了改革小组,由总书记直接任组长,这样强有力的改革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突出了全面改革的决心。全面改革创造性地开创了一条“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道路,“顶层设计”就是指明方向和划好底线,方向指明了、底线划清了,剩下的就是让基层发挥作用的时候了,通过地方政府、企业、群众的大胆尝试,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十八大以来,中国抓住机遇,大刀阔斧地进行全方位社会改革。改革真刀实枪,解决了很多以前想改而没有改的问题,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在过去40年的改革中,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断改革。经济改革始终是起引领作用的关键环节,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用改革激发经济活力,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随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下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为此在经济领域就要就当前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转变单纯追求高速度、大规模的发展理念,将发展速度与综合效益结合起来,包括环境效益;经济结构合理调整,从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在发展动力上要从依靠消耗资源和使用廉价劳动力为主转向创新驱动。在调整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就要深化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自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索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既要发挥市场的活力作用,又要保持社会主义的性质,本着这样的定位,市场在社会主义发展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角色,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市场规律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又一个新突破。而新时期提出的“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中国自身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需要,是一种创新性的改革方式。中国的经济改革正在以汹涌之势,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奋力突破结构之困,为中国的全面改革打好坚实基础。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以来,一些国家和人士对中国就有微词。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5]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基层代表选举不规范、代表身份失真、人大会议质量不高、会议形式主义等问题,在全面改革中,提出了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探索建立代表履职激励机制等具体措施,出现了人大代表手中的“民情日记”,更好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传达了底层呼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为政府各机构更好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指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除了经济、政治外,全面深化改革还涵盖了文化、军事、生态环境、社会体制、中国共产党建设制度改革等方方面面,其中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基本推出,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起来,重要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经济领域,把握好经济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在政治领域,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领域,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执政党领域,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制度改革,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系列脚踏实地的改革举措及成果都昭示着中国改革的决心,向着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前进。

三、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社会变得更加公正、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改革服务于人民并最终受惠于人民,空喊口号但落实不到人民切身利益的改革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中国共产党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改革中科学统筹各项任务,从人民群众出发,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妥善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让改革的成果和含金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惠及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对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领域的不合理方面进行改革,兴利除弊,破旧立新,系统化、深层次的改革必然带来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中国科技取得显著成效,航天技术、深海探测、量子通信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硬实力发展的同时,文化软实力也不能落后,在文化体制方面展开了深层次改革,既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实现创造性的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各个领域协力发展必然带来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了更多的话语权。2017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也是我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世界传达了中国见解;2017年5月,我国在北京雁栖湖主持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代表参加论坛,一同探讨经济合作,促进世界互利共赢;2022年将在中国张家口召开冬奥会……这些国际盛会的召开及中国的参与都代表着中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国际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代表着中国在改革的征程上更进了一步。

对外实力的增强必以国内充分发展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民生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首先,全面改革加快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40年来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面对区域资源分布不均、地域形态、人才流动方向等多方因素,中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贫富差距悬殊,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实施全面改革以来,中央在扶贫工作上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和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低保范围,努力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改革成果只能用实践来检验,一组组数据展示了中国的扶贫开发项目所取得的成绩。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2013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长7.4%,实现与GDP增长基本同步;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基尼系数从2013年的0.473下降到2016年的0.465,发展成果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些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央针对农村实行的“三权分置”政策、加大向农村的扶持力度,颁布落实产权政策的一系列措施、改革国有企业,逐步将国有企业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要规避市场的一些负面影响,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来调节两极分化。中国正在不断实现着不仅把蛋糕做大,而且把做大的蛋糕分好的目标。户籍改革、人口政策的调整、教育改革、就业改革、住房问题的结构性改革、医药制度改革都使人民群众从改革中获得切身利益。群众有所呼,改革就有所应,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独特气质。

其次,全面改革的关键在于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发展性需求。解决生存性压力只是改革的最初阶段,仅仅满足于温饱只是最低层次的要求,逐渐满足人们的发展性需求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党中央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没有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更稳定的收入;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艺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自觉地参与到政治民主建设之中,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被激發出来,民主和法制观念、人民权利本位观念逐渐增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并践行“人民立场”,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受益,全面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结晶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以及中国人民的选择,它指引着中国由被动挨打、积贫积弱走向民族独立、发展强大。今天,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中国发展的理论引擎,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也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能动性的影响。这就要求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握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方法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说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论断、具体结论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都要坚持。”[6]2-3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做事态度,发展的是在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新的判断,采取新的措施,取得新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使马克思时代化、当下化、本土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焕发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方面,历届领导人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并作出过明确的表达。

毛泽东同志熟读马列著作,他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思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问题上,他叮嘱中国共产党:“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7]老祖宗是本源,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而具体的做、怎么做就要结合自身国情来实施。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国情,照搬照抄只能于事无补,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只能发挥自身的才智,走出自己的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6]8“新话”就是求发展,唯在发展中才能有突破、见成效。为此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总结指出:“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就是按规律办事,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8]胡锦涛同志也对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过辩证总结:“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向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6]6新时代中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人们的生活步调、思维方式都急剧地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改革中如何平衡“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出了明确回答:“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要增强政治定力,坚守政治原则和底线,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4]73各届领导人的反复强调意在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是为中国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改革的具体实践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去探索、总结。例如,中国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由沿海到内陆、先富带后富、设立经济特区等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重要举措,这些在马克思文本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没有现成的模板,而是在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指引下创造性的成果。

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单向地受惠于自身,中国的发展道路正不断地为世界的发展提供模式和方向,贡献着中国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时代内容和不竭动力。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在秉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当前的中国现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既要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没有变化: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又要看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们的需求正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这就为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指示。而在改革的征途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只有深入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民族、本社会、本地区的道路。正是秉持着这一理念,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一带一路”“河长制”“民情日记”等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概括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遇到结构性障碍之际,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以便不断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受益者是人民,在全面改革中体现为人民利益实施的改革尤为明显,“人民有所呼,改革就有所应”已经成为改革的“座右铭”,在全面改革中,学区房改革、幼儿入学改革、医药制度改革、人口政策的调整、脱贫致富改革都体现了与人们的直接利益最相关的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机与活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下的卓越成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宗旨,而要想作为指导全人类的理论和方法,就必须与各民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化、当代化,由此才能真正继承马克思的“遗产”,使马克思思想“长存”。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30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谢春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104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68.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6]石云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M].武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选(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9.

〔责任编辑:徐雪野〕

猜你喜欢

伟大成就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伟大成就、实践困境及推进路径
文化自信视域下新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分析
云南省普洱市成就及经验启示
建党百年来党的制度建设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中国之治”是制度自信的生动诠释
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不忘初心到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试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