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出那一片风情

2018-05-14汪丽君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创造性数学课堂

汪丽君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灵活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不断优化课堂提问。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要有明确性、逻辑性、思考性,而且更要有巧妙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策略 巧妙性 创造性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要求学生思考问答,是促进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因为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桥梁。从心理学认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心的问题设计来体现。

在当今教学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因此,课堂提问除了遵循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还要对主、客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居高临下地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问题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甘心,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提问的恰当与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大。

现在边讲边问的教学模式已取代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方式。然而,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这样的课堂提问方式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提问没有明确目的

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提问不分主次,考虑不全面,有時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2.提问缺少逻辑层次

教师在提问时,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问的跳跃度大,无法一环紧扣一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不知如何是好。

3.提问缺乏思考价值

学生的求知欲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是教师的提问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提问无法捕捉时机

教师无法掌握课堂上的一些最佳时机,进行巧妙地提问。思维定势,选择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继而按照已经备好的教案上课。

5.提问匮乏创新思维

很多课上,教师在提问时经常会说“是吗”、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之类的话,这样的教师语言苍白无力,毫无新意可言。教师能否有创新的问题,这是课堂提问一个重要的方面。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围绕教材教学目标——体现明确性

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提问只有明确具体,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更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善于把教学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体现出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再通过学生的探讨、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在探究或是向学生提出问题时,都要考虑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也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如,教“表内乘法1.”时,教师在引入新课前出示了一幅游乐场的画面,然后提出问题:1. 谁能一眼就看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2. 你是用什么好方法看出来的?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问:“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那么学生就会看到什么说什么,很难回答到点子上。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容易使学生出现非教学活动的倾向。

案例中教师围绕情境图,直截了当地问与主题有关的问题,目的明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

2.丰富教师教学语言——体现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有创造性的提问总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继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但需要教师的启发。如,教“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在学生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后,进行课堂总结: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老师想了解你这节课中的学习情绪,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大家,你愉快、紧张、遗憾这三种情绪各占的百分比吗?(如:我学到很多生活问题,愉快占75%,怕答错,紧张占15%;遗憾有10%,因为……)请你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积极发言)

最后教师送一句话与学生共勉: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往往教师在课堂总结时都会问:“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但这位教师不满足于现状,因为数学学习绝不只是为了学到一些知识,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教师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对自己表现的满意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了去审视自己的学习表现,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更学会了用数学的方法来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情感。这样不仅达到了原有的总结目的,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并为今后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两者有机结合,紧贴学生实际,才会有突出的教学效果。愿我们的教师能问出精彩,问出那一片风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童子双,周佩青,钱丽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程学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新探索[J].考试周刊,2008,2,53.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创造性数学课堂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