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2018-05-14庞明娥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庞明娥

【摘 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个更加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實现语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传授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现状 策略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让小学生感受到课本的魅力,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就是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互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通过阅读,能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更好的语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字功底和表述功底,从而使小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提高重视,反思自身问题,并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被动接受

现在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前阅读课文,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灌输给学生,学生很少有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不会提高。 还有的阅读教学是有参考答案的,有些学生理解的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便有了挫败感,这样会导致小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2.教学目标不科学

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只根据参考书的教材进行解读,没有自己消化,对目标的把控就可能不准,可能偏离教材。有的教师从自己教的角度出发,不以学生的角度出发细读课本,与实际相脱离,这些都是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的。

3.课后阅读指导不够

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课堂的课本内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能感悟一些知识和情感。语文阅读课后,学生不能在课余时间消化理解,但教师由于自身的任务也不能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缺乏了阅读的有效指导,这是教育的弊病,有待改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1.改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传统的阅读课中,都是教师的独角戏,讲解教材中都有文章主题、课文背景、课文分析等,这些参考答案通过教师的教授,让学生强加接受。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善这个传统的模式,尽量留出大量时间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从浅入深,从易入难,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比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四名学生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阅读,让四名学生说出自己所读文章的意境和感受,最后让学生讨论这四名同学的不同感受,总结阅读感受。阅读氛围就会被调动起来,还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能让阅读氛围更加活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2.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阅读欲望

利用网络、电视等相关的多媒体技术,搜集有声阅读课文,建立一个优质阅读课文的共享空间,让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听优秀的阅读专业人士朗读课文,这样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还能让小学生跟着这些朗诵者学习朗诵技巧。 还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情境,然后播放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这样能让小学生在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和语言描述中亲眼见证课文中的人和事,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阅读《日月潭》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学生对这个景点不熟悉,很难感受到宝岛台湾的日月潭的景色,此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阅读欲望增强,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3.加强教师引导,传授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1)略读法。略读法,就是根据学生或写作上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只需要掌握文章中的大致故事内容。(2)精读法。精读法就是对文章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对语言隽永,情节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这些文章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地快速地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4)写读书笔记。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读、写、听、说紧密结合,阅读能力就能很快地得到提高。

4.丰富阅读形式,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自己读课文的能力,能让小学生独立阅读一篇课文,通过阅读,体会文章的内涵和韵味。教师传授的只是方法,只有学生自己练习才能让阅读能力提升。小学生在一次一次的阅读中,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就会形成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的时候,可以通过朗诵的形式,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演绎和阅读,这样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语文词语的运用能力,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遇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可以记录下来,每天阅读几遍,尝试记忆,这样自身的阅读能力肯定会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语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重视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设置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课文中的种种情感,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沉浸在语文的世界里,体会缤纷多彩的语文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35-36.

[2]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203.

[3]何云.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52-53.

[4]张岚兰.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课外语文:下,2017(02):78-79.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