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2018-05-14仓吉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方法小学数学

仓吉

【摘 要】数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基础学科,学好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这对数学教育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针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教学效率 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比较枯燥和乏味,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只要运用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积极地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學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且把所学的知识演变成自己的知识,然后去不断地发挥和创造,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特别是小学数学,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积极地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就是不错的方式。

二、联系生活,深化学生认知

生活知识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知识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积极地研究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现实中的问题相联系在一起,深化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情境。如买1元笔记本,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 元=10角”。同时,让学生在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有效的将数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学生感觉到了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单,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一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进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这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四、深入解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首先,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活用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次,在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要领会教材意图,活用教材。比如,现在的教材每一部分都用几幅信息图来呈现,看上去没有多少内容,有些教师抱怨教材不好用,练习题太少,信息图太多,不知从何下手,学生得不到充分的练习。其实每一幅信息图中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和问题,就看教师会不会用,会不会引导。笔者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找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提问题,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但学到数学知识,思维得到发展,而且对数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结束语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取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全面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卜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探索[J].魅力中国,2015(13):145-146.

[2]王永斌.冯海英.王海林.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魅力中国,2016(06):178-179.

[3]刘艳霞. 新课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魅力中国,2017(13):456-457.

[4]王大平.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知识经济,2015(19):189-190.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方法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