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语文课堂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

2018-05-14陈蜜燕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陈蜜燕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式接触文言文短文,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文言文的难度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教学反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教师通过反馈来调整后续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向,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其二是教师给学生做出的反馈,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反馈是教与学中重要的手段,所以应对教学反馈进行积极创新和变革,进而发挥出反馈的实际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策略研究 能力提升

目前,初中生认为文言文较为枯燥,语文文言文的学习较为困难,学生面對陌生的文言文词汇不知如何理解,需要翻阅注释才能理解整篇文言文表达的意思,这就需要学生熟记注释,下次遇到相同的问题就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实际上,文言文蕴含了中国古代生动的人文历史,可以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国学水平以及语文修养。教师应当改变文言文教学形式单一的现状,让学生通过对历史背景、人物介绍等等方面,多角度地体会文言文要表达的含义,将枯燥的文言文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能过从中总结出道理和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一、加强文言文关知识的积累,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荀子劝学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讲的就是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知识的积累的。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等现象,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但是零碎知识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注意在日常的教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比如,在黑板的一侧设立语文专栏,让同学们一个个负责更新,每天更新2-3个文言文常用词,让知识融化在学习的点点滴滴中。或者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的进度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复习,对相似的句型进行汇总,以便学生综合理解;对实词、虚词进行列举,让学生便于掌握。教师也可带领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字词,这样通过纵横结合的方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认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相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二、重视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古代的诗人或者词人都非常注重诗词的对仗和押韵,文言文的撰写也不例外,一篇优秀的文言文必定是一篇可以广泛阅读的佳作。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得学会正确的阅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知识、理解文言文内涵的重要手段。因而,在开展文言文教学之前就得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逐渐培养文言文阅读的预感,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共鸣。

初中阶段很多文言文都非常适合拿出来作为模范朗读的教本,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水调歌头》等。在开展教学之前,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录音朗读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朗读示范,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感受出文章的断句训练和轻重音环节,最后再要求他们以齐读的方式展现。通过舒缓悠扬的朗读配乐,逐渐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在轻松自在的配乐声中体会文言文内容的丰厚、情感的充沛、意境的唯美。采用这样的朗读训练,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文言文朗读,同时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文言文的美,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三、注重语法知识的点拨,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存在大量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特殊的句式,词的活用等,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多数教学采用“一讲到底”的翻译法,让学生不仅背诵文言文——考试填空、翻译等,也让学生背诵译文。如此的教学,先教后学,先讲再背,典型的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与目前推崇的“先学后教”、“学讲结合”相悖。因此,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应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点拨,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点拨主要就词的活用、通假字、以及一些特殊的句式等,不要求从头至尾的字字过关。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这个句子中,引导学生注意“弊”通“敝”,在这里不是“弊端”而是“困顿”“失败”之意;“成五采,此天子之气也”,引导学生关注“采”通“彩”,是“颜色”“彩色”的意思;“或师焉,或不焉”,根据句子意思,“不”同“否”。

此外,教师应对活用字词进行重点点拨,如《大道之行也》 中的“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是意动用法,“以……为亲”;《湖心亭看雪》中的“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中的“客”是名词动用,“客居”之意;《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急湍甚至箭,孟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等中的“东西”、“奔”、“上”等,分别是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动词作名词用“奔马”、形容词作动词用“向高处去”、“向远处去”等。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和疏通这些难以理解、又古今意义差别大的字词、句式等,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久而久之,也提高学生的自主判断力,形成技巧,形成能力。

四、创新文言文教学模式,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也应该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题材的文言文选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更加生动、真实、有趣的课堂氛围。如《出师表》这篇文言文,教师就可以采用剧情重现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先找到对应的电视剧片段,让学生们了解文言文的创作背景,然后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创造出自己的文言文,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更活学活用,将所学的文言文变成自己的文言剧本,并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呈现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艺术鉴赏能力和人物特色赏析能力,全面提升课堂质量。

总之,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情感的载体,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在面对这种文化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种语言艺术,还要让他们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尊平,王群.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J]. 吉林教育,2017(9).

[2]谭小宁. 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 语文天地:初中版,2017(4):47-48.

[3]王丽晖. 探究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外交流,2017(7).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