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泛娱乐化现象研究综述
2018-05-14张晓晔
张晓晔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有关泛娱乐化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归纳出了泛娱乐化现象的内涵和表现、形成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应对措施。大学生是受泛娱乐化现象影响最大的群体。为了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成才,必须遏制泛娱乐化趋势,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泛娱乐化;大学生;媒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大众的娱乐文化逐渐代替精英文化成为社会的流行文化。电视和网络等媒介更促使泛娱乐化的现象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泛娱乐化的内容不断迎合着受众的通俗趣味,甚至走向“三俗”化的极端,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大学生作为平时接触新媒体较多的一类人群,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倾向,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提高,进而难以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因此,对大学生中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研究十分具有必要性。
一、泛娱乐化现象的内涵及表现
与传统的“娱乐”相比,“泛娱乐”带有更多的负面意义,被认为是区别于正常娱乐现象的一种娱乐的泛化、异化。多数学者对泛娱乐化现象的定义比较一致,可以概括为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载体,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感官需求来吸引大众的兴趣,而忽略文化内在价值,甚至忽视道德与法律的标准,形成负面舆论导向的一种思潮和行为模式。这种泛娱乐化现象在以下几大领域尤为突出。
首先,电视媒介是泛娛乐化现象出现的重要导火索,同时也是泛娱乐化泛滥的主要场域。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纪录片等都带有明显的泛娱乐化倾向。以电视剧为例,其中泛娱乐化的表现不胜枚举。第一,是“穿越剧”盛行,有抛弃历史走向未来的趋势;第二,是对历史人物的“戏说”,历史人物的面貌完全娱乐化;第三,是爱情多角化,视角娱乐化,电视剧中错综复杂的爱情观使人们难以分清理想和现实的爱情。
其次,网络的出现,使泛娱乐化现象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以微博的娱乐化现象最为典型。丁琳做出了以下三点归纳:一是主流微博主娱乐化,即明星成为最受关注的微博用户,关注者被命名为“粉丝”;二是信息内容娱乐化,许多人上微博是为了搜刮各种娱乐八卦消息;三是传播方式娱乐化,由于微博对字数的限制,导致其呈现出“碎片化”“口水化”的特征,网络流行语因其趣味性和低门槛,在微博上也十分受欢迎。
再次,新闻也被泛娱乐化所波及。闵阳指出,新闻在内容上逐渐偏向软新闻或硬性新闻软化,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大量减少,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成了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在硬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情味因素以增强贴近性,演变为一味追求趣味性的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新闻走向了故事化、文学化之路。
最后,在教育领域,课堂泛娱乐化现象十分多见。蒋福超把课堂泛娱乐化趋势的表现分为以下三方面:在教学手段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课件设计越来越精美,大段视频占据课堂教学时间,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过多地采用多种时尚、热闹的教学形式,营造娱乐性的课堂气氛;在对教材的解读上,浅尝辄止的理解加上搞怪的动作和充满低级趣味的幽默表达,造就了许多“最牛某某老师”。
二、泛娱乐化现象的形成原因
泛娱乐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受经济、政治、思想、技术等各领域的影响。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泛娱乐化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索。
张爱凤在对泛娱乐化背景的研究中,尝试从多元视角进行解读。第一,是经济背景。在传统的文化生产中,知识分子是文化的生产者,平民大众是文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文化走向市场,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文化产品,大众的通俗娱乐趣味改变着文化的发展走向。第二,是思想背景。张爱凤认为各个领域的娱乐化现象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外在显现。其一,是对中心权威的质疑和反叛。她举出李宇春被选为“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风云人物”的例子,体现文化边缘、感性、平面、娱乐特征的崛起。其二,是对现代性元叙事、深度的解构。据媒体报道,《红岩》里讴歌的部分革命事迹,正由重庆市红岩联线研发中心开发成游戏程序,解构意义不言而喻。第三,是社会基础。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社会下层的工人、农民和服务人员。相较于高雅艺术,普通百姓更易接受简单易懂、娱乐性强的通俗艺术,这是泛娱乐化现象形成的直接因素。
对于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基础,张九海和邢少花的研究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分析。他们划分出了以下十种大众心态。第一,休闲娱乐心理。泛娱乐化的思维方式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缓解压力的需要。第二,求知心理。信息社会使得资料的搜集更加便捷,泛娱乐化信息借机大肆传播。第三,自我实现心理。在泛娱乐化的电视或网络中,观众可以成为侠客、英雄、高富帅、白富美,选秀节目还实现了普通人的明星梦。第四,追求时尚的心理。网络热词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第五,从众心理。它既是泛娱乐化的产物,也加速了泛娱乐化。第六,功利心理。一方面是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制造娱乐化,另一方面一部分人抱着一夜成名的心态积极参与其中。第七和第八种为好奇、窥探、刺激心理和逃避、叛逆、释放心理,是社会转型期人们典型的心理表现。此外,还有审丑心理和涉性心理也是典型代表。
另有一些文献对技术和媒介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如钱益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催生了带有娱乐性质的大众文化的繁荣。吴斐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还带有人性化色彩,因而成为“娱乐化”的某种理由,成为一种潜伏的危险。而电视媒介又把这种危险推向了一个“临界点”,信息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变得碎片化,丧失了真实的语境,于是伪语境就应运而生,娱乐乘虚而入,使信息的唯一用处就是实现娱乐功能。
三、泛娱乐化现象造成的后果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泛娱乐化现象,但对于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问题却未形成较统一的意见。
一方面,一些学者肯定了这种现象的积极意义。赵志洋认为泛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媒体对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是对受众合理要求的一种积极回应。邹彬指出电视具有“培养功能”,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以娱乐化的形式传达给受众,更易使受众接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与社会观。刘璟提到新闻资讯的娱乐化推动了民主化,为大众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替代途径,有益于民主政治。
另一方面,更多学者看到了泛娱乐化泛现象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身心尚未发展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这种影响就更为突出。
首先,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第一,促使大学生形成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第二,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蔓延使得大学生抛弃了中华传统美德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第三,大学生长期沉浸在媒体营造的五光十色、精彩刺激的泛娱乐文化中容易变得视野狭隘,思想闭塞,理想信念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以至于难以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其次,是对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如今大学生的审美观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审美对象的类型看,喜欢生活化、情绪化、青春偶像和搞笑类作品;从审美内容和关注点看,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浅层情感的体验和感受中,追求强烈的娱乐刺激;从审美评判标准看,把能否满足感官愉悦、紧张心理的缓释需要以及是否具有猎奇性、明星化作为评判依据,而从艺术作品的审美本质去欣赏、评判者寥寥无几。
再次,是对大学生认知观念的影响。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它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冲破了阶层、职业、年龄和教育程度的阻碍,致使信息复杂多样,各种泛娱乐化信息大量传播。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判断是非的能力差,易把娱乐、消遣、休闲为主要特征的通俗文化视为时尚,导致难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渐渐迷失自我。
最后,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第一,降低思想政治素质。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腐蚀大学生头脑;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潮使大学生把“享乐至上”奉为人生信条;受“三俗”文化污染,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开始变得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第二,降低科学文化素质。大学生在学习时间上网娱乐、沉迷网游荒废学业等现象层出不穷。第三,破坏身心健康。大学生因过度娱乐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明显下降;有的大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四,无法适应社会。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娱乐上,不去接触社会,就不能有效地实现客观与虚拟世界的转换,不利于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抑制泛娱乐化现象的对策
如果任由泛娱乐化现象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多篇文献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对如何应对泛娱乐化的趋势做了分析。
首先,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邹彬认为对于电视领域的泛娱乐化倾向,加强政府监管,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是基本保证;同时,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对崇尚健康娱乐、进行公益宣传、关注弱势文化等分众化路线的电视频道和栏目,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减少片面追逐市场利益的现象,抑制电视文化艺术品质整体下滑的趋势。
其次,从媒体角度来分析。刘景泰和洪兵提出,电视媒体要坚守品味内涵,提升节目质量,实现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有效契合;此外,还要挖掘本土特色,充分利用我国传统和现代的优势资源,牢固地把握播放的主动权,弘扬文化主旋律。丁琳认为,新浪微博可以在后台删除非法和不符合道德标准的内容,对可信度较差的微博主进行封号处理;用手机发布的微博可以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些第三方运营商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过滤。
再次,对于学校及德育工作者来说,要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王云昀和蒋问津给出了以下几点对策:管理好校园网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接触娱乐的时间和途径,对接受内容进行过滤;教师要还原教书育人的目的,保证课堂的质量,不应一味追求娱乐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在社团举办活动时,学校应做好监督,避免活动过于娱乐化。对于德育工作,邹彬认为德育应注重“寓教于乐”并努力实现家庭、社会、学校共育,让青少年真正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真、善、美,感受心灵的愉悦与沟通无阻。
最后,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自觉抵制泛娱乐化的不良影响。人的自然本能总是倾向于追求感官刺激,倾向于松弛与享乐。但是,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能沉迷于享乐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抓紧时间学习,提升自我;在泛娱乐化的大环境中,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对不良信息进行抵制;在课余时间,多进行阅读和参加文体活动,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白小光.泛娱乐化妨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2):106-109.
[2]陈后亮.泛娱乐业时代——兼读波兹曼《娱乐至死》[J].大众文艺(理论),2009(01):46-47.
[3]丁琳.浅谈微博的泛娱乐化倾向[J].今传媒,2011(11):89-90.
[4]蒋福超.课堂乌托邦:泛娱乐化时代课堂教学怪相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6):44-46.
[5]刘璟.新闻娱乐化研究的轨迹与问题——核心期刊新闻娱乐化研究述评[J].国际新闻界,2011(10):65-71.
[6]刘景泰,洪兵.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06-208.
[7]闵阳.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03):181-183.
[8]钱益.持续的“娱乐至死”——“泛娱乐化”的反思[J].宿州学院学报,2014(01):42-45.
[9]王云昀,蒋问津.泛娱乐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分析及引导路径浅探[J].华南理工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30-136.
[10]吴斐.以《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当今电视的娱乐化[J].东南传媒,2009(03):76-78.
[11]张爱凤.“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J].前沿,2009(03).
[12]张发钦.当代大学生审美娱乐化倾向的文化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06):109-111.
[13]张静,王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认知的困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