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扶贫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2018-05-14刘欣
摘要:贫困地区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农民文化素質急需提高。本文旨在通过论述新形势下文化扶贫的重要性,分析农村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应起到的作用,并就当前农村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扶贫 农村 图书馆建设
一、文化扶贫的作用
(一)增强农民脱贫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
文化扶贫能够引领扶贫工作,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固有思想。贫困地区的农民局限于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对自己为何贫困,如何脱贫缺乏认识。通过文化扶贫增强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自觉性,是从思想上增强农民脱贫的主观能动性,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
(二)推动农村法制建设
经过这些年来的普法宣传和教育,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涉及具体事宜当中,农民往往对相关法律条文和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都缺乏了解,某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农民甚至依旧处于不懂法、不知法,甚至是不信法的阶段。文化扶贫要做到全面扶贫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建立农村法制宣传阵地,深入农村开展丰富的普法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 从而推动农村法制建设。
(三)转变农民观念
文化扶贫也是精神扶贫、教育扶贫。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打好文化基础,实现良性发展,真正转变农民观念,必须实现扎实的教育扶贫。只有通过教育,彻底改变贫困农村下一代的文化水平和精神面貌,才能解决贫困农村人口素质低下、人才流失,并由此陷入越扶越贫的恶性循环。
二、建设农村图书馆对文化扶贫的必要性
贫困农村本就属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弱势地区,文化事业羸弱,文化投入也不够。农村图书馆具有公开性、共享性和社会性,有利于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生产劳动技能,丰富原本匮乏的文化生活。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农村的新形势下,建设农村图书馆是统筹区域发展,加强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三、当前农村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不足。当前农村图书馆普及很快,但是基础薄弱,积累不够。一方面,农村图书馆覆盖率不均匀,贫困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不够完善,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农村图书馆藏书量低,人均资源不足,直接限制了农民学习新知识、接收新信息,妨碍了农村图书馆资源共享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不善。农村图书馆长期处于权限不明确、管理不善的状态。在内部管理方面,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稀缺,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难以形成完整的岗位建制,也没有相应的人才输入和人才储备;在外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主体,乡镇基层领导对此也不重视,不引进人才,不完善建设,甚至将农村图书馆的建设经费挪到其他项目上。
(三)形式主义。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图书馆甚至出现开馆好几年无一人进门的现象。一方面,固然有贫困地区农民缺乏阅读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另一方面,缺乏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将送书下乡、文化进村等活动做成形式主义、面子活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农村图书馆建设不能弄虚作假,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施都应该扎扎实实,彻底做到为农民所想,为农民所读,为农民所需。
(四)服务水平。在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农村图书馆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在部分地区整体运营模式还很落后,甚至缺乏基本的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难以建成完整的服务体系。农村图书馆要完善服务硬件,提升服务水平,改进服务问题,提高服务质量,还任重而道远。
四、关于农村图书馆建设为文化扶贫助力的思考
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能够推动实现文化资源基层共享的进程,有利于实现精准扶贫。贫困地区农村图书馆应该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满足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要求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资源引进。要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贫困农村地区经常性地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及相关科普,并结合“送书上门”“流动服务”以及相关讲座等形式,真正将农村图书馆建设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助力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能够引领物质扶贫,带动农民摆脱贫困的积极性,提高对生产劳动的科学认知水平。建设农村图书馆是开辟文化扶贫阵地、为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和掌握生产技能的基本形式。切实思考农村图书馆建设方向,探索农村图书馆服务创新道路,对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统筹区域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义珠.探究中国农村图书馆发展道路[J].图书馆论坛,2007(01).
[2]王婷婷.农村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创新路径[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7(04).
[3]顾美红.浅谈文化扶贫与农村图书馆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02).
(作者简介:刘欣,男,本科,桦甸市科学技术协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农村公共阅读)(责任编辑 肖英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