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胎衣不下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2018-05-14张宏伟张梦阳
张宏伟 张梦阳
摘要:奶牛胎衣不下是指自分娩结束后8~12 h胎衣无法自行完全脱落,是舍饲母牛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一般为10%~25%。初产母牛发病后,会导致产后第一次配种的受胎率明显降低;经产母牛患病后,既会严重影响产后泌乳量和繁殖性能,且非常容易继发引起其他疾病,最终由于不育而被淘汰处理。
关键词:母牛;胎衣不下;病因分析;临床症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8-0089-01
1 病因分析
健康母牛的子宫内膜上生有大约80—120个卵圆形子宫肉阜,其在内膜表面凸出,呈多孔海绵状。一般来说,母牛未妊娠时子宫肉阜的直径在1 cm左右,而妊娠后能够增大至大约10 cm,其是使子宫和胎膜紧密联系的重要部位,还是母体胎盘子叶的构成成分。正常情况下,母牛子宫黏膜上的子叶表面和胎盘黏膜处于非常紧密黏附状态,很难分离,这也是母牛容易发生胎衣不下症的主要原因。母牛分娩后胎衣脱落比较缓慢,较晚排出,但通常在分娩后2~20 h就会排出,但少数会在2~4天之后才会排出。
母牛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无力而引起发病,这主要是由于其在干奶后期饲喂高钙和高磷的日粮、产后发生低血钙;干奶期供给营养不足导致机体过瘦,缺乏微量元素,或饲喂过多导致体况机体过肥,运动量过少;产后感染微生物而发生子宫炎和胎盘炎,导致母体胎盘和胎儿胎盘出现炎性黏连;胎儿体型过大,子宫长时间处于扩张状态,产后无力收缩;年龄增大,胎次增多,导致生殖机能不断减退,子宫弹力日渐减小,这些都能导致发病。
2 临床症状
患病母牛产后无法在正常时间内将整个胎衣排出,并伴有不安、弓腰、举尾、略微努责等症状,排出恶露时间有所延长,其中混杂腐败的胎衣碎片。当机体吸收这种腐败产物后会引起全身中毒,体温明显升高,食欲减退,胃肠机能受到影响,减少反刍。
3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局部对症治疗。为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分离,避免胎衣发生腐败以及子宫感染,可取3000 mL 10%盐水、30 mL 5%新洁尔灭,混合均匀后灌到胎衣腔内,在排出胎衣后,接着将250 mL生理盐水、2g土霉素或lg金霉素组成的混合溶液灌注到子宫内,直到排净恶露为止。如果子宫颈口有所缩小,可先注射雌二醇、己烯雌酚等,每天或者间隔l天1次,连续使用2~3次。为刺激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母牛分娩结束8—12 h后皮下或肌肉注射50万~100万IU催产素,经过2h再用药1次;也可给母牛灌服300 mL自身羊水,如果经过2~6 h依旧没有排出胎衣可再服用1次;也可取1000 mL蒸餾水、10 g碘化钾、5g碘片,完全溶解后向子宫与胎膜的间隙灌入300~500 mL,通常1次即可,个别可间隔1天再灌入1次。全身疗法,主要是抗菌消炎,避免感染。病牛可静脉注射500 mL 25%葡萄糖溶液、500 mL 20%葡萄糖酸钙、200—300 mL10%氯化钠,同时配合肌肉注射20 mL 70%~90%长效土霉素溶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取400万IU青霉素、300万IU链霉素,添加40 mL蒸馏水,混合均匀后肌肉注射,每天2次;也可静脉注射1000~2000 mL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2000 mL 10%葡萄糖、500 mL 5%碳酸氢钠注射液、20 mL20%安钠咖注射液、400万IU四环素、100 mL 5%氢化可的松、40 mL维生素C注射液,每天2次。
手术治疗。当病牛胎衣剥离,且能够将其完全剥干净,还不会对母体胎盘造成损伤,此时才可采取手术治疗。母牛通常在产后24~48 h适宜采取手术剥离胎衣,其中以产后72 h剥离为最佳。母牛胎衣完全剥离后,要使用虹吸管将存在于子宫内的腐败液体彻底排出,接着将抗菌防腐药物投放至子宫内,每天或间隔1天1次,连续使用1—3次。
加强饲养管理。母牛要饲喂品质优良的全价饲料,并确保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母牛整个妊娠期间必须供给足够的青绿饲料,确保钙、磷含量以及比例适宜,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尽可能避开在气候炎热的夏季生产,如果无法避开则要加强防暑降温,避免临产母牛消耗过大。同时,妊娠母牛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尤其是高胎次和老龄母牛,确保体质健壮。控制母牛劳役及运动适当,增强体质。在母牛分娩前24 h内,可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次,能够避免发生胎衣不下,且有利于其下次配种以及正常妊娠。分娩母牛要在预产期至少前5天转至产房,确保其在安静环境中生产,避免发生应激,减少发生胎衣不下。母牛生产是要安排专人护理,尽可能让其冉然生产,且产后要及早将其赶起。如果母牛出现不正常分娩,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子宫损害。
制定合理的配种制度。母牛配种前必须对其档案进行仔细查阅,避免配种过早。调控母牛初配年龄适宜,通常比较适宜在16~18月龄进行。随着母牛胎次增多,会导致产道容易出现损伤,增大感染的可能,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因此需要在配种前检查子宫是否发生炎症,并尽快采取治疗。如果母牛过老,且多次发生流产、早产,推荐尽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