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制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

2018-05-14刘长志

知识文库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产性双师校企

刘长志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双赢。

1 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

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全面开发基地的生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中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种实训基地。

2 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与实施

2.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

(1)引企入校筹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我院机械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例,采用校企合资型建设模式,企业人员和学院实训教师共同管理,我院的数控加工车间,与思锐有限公司合作的方式是学校提供出厂房和一部分设备及人员,企业提供技术、流动资金、经营管理、负责产品销售等,校企进行共同管理;学校还单独留出三台数控设备,就用于学生的开放性实训室建设和科研使用。

(2)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企业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管理,最终的目的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院在合作过程中,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建立“双师素质”培训机制。“双师素质”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的生产环境为学校“双师素质”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校制定师资培训的相关规定,要求专业教师定期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参与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生产劳动等,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4)建立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及师生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员工及师生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可以使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不仅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较好地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5)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建立长效机制。这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实训基地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包括运行机制、利益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情感机制等。

(6)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制度建设。我校建立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校企介作部的职责与管理程序,实习实训成本核算,设备或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实习实训质量评价制度,参加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及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全责任管理工作里制度等。

2.2 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与运行

2.2.1 實训的时间安排及衔接方面

学校针对实训的时间安排及衔接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的双方对实训时间要求的不一致方面,实行了“2+1”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实训课程为主导的 1+ 0. 5+ 1+ 0. 5工学交替型的教学计划,即在校内完成一年的基本专业技能与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第二学期将进行校企合作基地的认识实习),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半年的岗位实训, 先前学习的基础技能应用到生产,返校再进行一年的校内学习和实训。

2.2.2 专业领域的交流

要想长期的校企合作,就要加深彼此在专业领域的交流。1)成立专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机电系各专业还成立了由合作企业技术、管理专家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积极吸收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员进入专家指导委员会。2)建设“双师”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双向介入、人员互动,形成合理的“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2009年起,我专业就实施了教师寒暑假下企业实践制度和到校内实践基地锻炼制度。同时,学院还建立了专门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制定了倾斜的外聘教师课酬政策,各专业还想办法聘请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校外兼职教师。3)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应用企业的6S管理,辅以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在企业通过顶岗实习掌握了真正的技能,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4)完善好制度建设。为了实现学校和企业长期合作,近年来学院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横向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条例》、《对行业企业兼职人员的聘任与管理暂行办法》、《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挂职) 锻炼管理暂行办法》、《教学与教辅人员进修培训学习管理办法》、《科研工作量计算与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这些制度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5)重点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校外实训基地。多年来机制专业先后与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大连有限公司),海尔集团东北园区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按培训计划进行岗位的培训和人才培养,培养后就上岗的模式。6)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机制专业建立了校外生产性实训学生管理办法,会有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对实习学生从职业道德、出勤、工作能力(技能)、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给出实习鉴定意见。

3 结语

在生产性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劳动保障、生产安全、全而发展,以及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能工巧匠的教学水平、学校的质量监控与企业的绩效考核等,都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不容忽视和函待解决的问题。正视这些矛盾,协调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互利共赢”的管理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生产性双师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亟需优化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